$欧普康视(SZ300595)$ 封死20CM涨停,$迈普医学(SZ301033)$ 暴涨超10%,开立医疗、$爱博医疗(SH688050)$ 等产业链龙头涨幅均超5%。资本市场的狂欢背后,是一场由政策、资金与产业三重共振引发的价值重估革命。
国泰海通最新研报揭示的核心逻辑正在兑现:国内设备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恢复,库存压力消化后,设备公司Q3业绩有望迎来环比复苏。而更深层的变革力量,源自2024年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这场由国家意志推动的设备更替浪潮,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估值体系。
设备更新政策已从文件走向真金白银的落地。根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招投标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激增超60%,单6月份CT采购规模同比增59%,MRI增64%,DR增49%。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执行的持续性:辽宁、海南、宁夏等省份近期密集释放县域医共体设备订单,影像设备成为更新核心。
政策设计的长期性保障了行业景气度。《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设定了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的硬指标。而2024年各省市已批复的采购计划中,相当比例延迟至2025年落地,形成“政策余量+新增需求”的双重驱动。
资金瓶颈的突破成为关键助推力。2025年一季度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速超30%,5月发改委更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机制,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迈瑞医疗在投资者交流中明确表示:“从Q3开始业绩将出现明显复苏”——巨头的判断与招标数据形成强力印证。
眼科器械的异军突起成为今日最大亮点。欧普康视的20CM涨停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是三重产业逻辑的叠加:
产品迭代:新一代巩膜镜和超高透氧角膜塑形镜覆盖300余家视光机构,销售加速爬坡;
战略卡位:收购宿迁尚悦启程医院75%股权,获取2025-2029年累计2.58亿元净利润承诺,打通医疗服务闭环;
资金效率:募投项目结余1.34亿元提升流动性,每10股派2.24元分红彰显现金流实力。
康弘药业的涨停则揭示产业格局剧变。诺华眼科撤出中国的传闻若属实,其主力产品雷珠单抗(市占率约20%)留下的市场空间,将使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市占率从35%跃升至50%以上,带来超5亿元年销售额增量。叠加其KH631基因疗法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创新管线价值亟待重估。
高端替代趋势在数据中一览无遗:
联影医疗6月招投标金额达7.69亿元(yoy+35%),增速超行业均值;
开立医疗内镜业务暴涨72%,澳华内镜虽短期承压(yoy-46%),但产品高端化进程加速;
迈普医学凭借神经外科植入物技术突破,获中邮证券等机构密集覆盖,今日大涨10.58%。
资金流向揭示市场认知的质变。7月22日欧普康视主力资金净流出415万元,而今日涨停板资金净流入超1.5亿元——这种隔夜反转正是市场预期剧烈修正的典型信号。更本质的变动在于估值体系的重构:
价值重估维度核心表现代表企业盈利拐点超50%械企业绩环比改善迈瑞医疗Q3业绩指引估值修复板块PE从64倍→25倍爱博医疗业绩触底业务重构消费型产品占比突破30%爱博医疗隐形眼镜业务
爱博医疗的业绩分化极具启示性。尽管2024年营收增长48.22%,净利润增27.36%,但2025Q1净利润同比下降10.05%。深层矛盾在于业务结构剧变:隐形眼镜收入占比从14.36%飙升至30.21%,但该业务毛利率远低于人工晶状体(近90%)和OK镜。这种 “收入升、利润降”的剪刀差,恰恰折射出企业转型期的估值博弈。
狂欢背后暗藏三重挑战:
集达摩克利斯之剑:OK镜若纳入集采(如河北已探索),欧普康视核心产品毛利率或遭挤压;
技术替代风险:离焦镜(爱博医疗)、功能性镜片(明月镜片)正在分流OK镜市场;
支付能力瓶颈:2024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其中约2/3靠财政补助,高价设备采购可持续性存疑。
领军企业的破局之道已然清晰:
出海破内卷:开立医疗内镜海外收入占比突破35%,中东、东南亚成新增长极;
消费化转型:爱博医疗定增2.85亿元扩产隐形眼镜,押注医美属性产品;
服务化延伸:欧普康视通过医院收购切入终端服务,对冲产品降价风险。
随着设备更新政策纵深推进,三类企业有望引领下一阶段行情:
技术定义者:在高端影像(联影医疗)、神经植入(迈普医学)等壁垒领域实现技术破壁的企业79;
模式重构者:如欧普康视“产品+服务”双轮驱动,塞力医疗SPD业务支撑AI医疗转型;
支付破局者:深度绑定商保支付的创新器械企业,规避医保控费风险。
当迈瑞医疗的工程师调试着最新款超声设备,宁夏县医院的医生用联影CT做出首例诊断——这些场景背后,是一场由国家意志、产业升级与资本共识共同推动的医疗器械革命。
政策制定者用设备更新目标锁定行业空间,企业家以技术突破打破进口垄断,投资者用真金白银重估中国制造——这些看似独立的碎片,正拼合成中国医疗器械价值重估的完整图景。
资本市场的涨停潮不是终点,而是产业新纪元的发令枪。那些曾被集采阴云笼罩的医疗器械企业,正在进化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的又一张名片。而今天的股价异动,不过是未来三年产业浪潮的微小序曲。
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当中国医疗器械的“重量”被政策与技术重新定义,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