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黄色预警下,水产养殖股为何逆势狂欢?

用户头像
高礼成蹊
 · 浙江  

#海啸黄色预警!水产养殖股集体拉升#

据全球海底地震监测台网数据,北京时间 7 月 30 日 7 时 24 分,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52.53°N,160.16°E)发生 8.8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20 千米。如此强烈的地震,迅速引发了海啸。截至 11 时实况监测结果显示,俄堪察加东岸远海震源附近的海啸浮标已经监测到 90cm 的海啸波,日本、俄罗斯沿岸分别观测到 30 到 50cm 的海啸波 。

受此消息影响,A 股市场水产养殖股午后开盘集体异动拉升,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中水渔业直线涨停,股价迅速被推至当日涨幅上限,其凌厉的涨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国联水产开创国际大湖股份獐子岛好当家等相关股票也纷纷跟涨,整个水产养殖板块成为市场焦点。这种因自然灾害引发的股票市场异动,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好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逻辑?

背后逻辑大起底

供给担忧促资金转向

海啸的发生,首先带来的是对近海渔业的巨大冲击。在海啸的强大破坏力下,近海渔业设施如养殖网箱、渔船等往往难以幸免。以此次俄堪察加东岸远海地震引发的海啸为例,俄罗斯当地的渔业重镇遭受重创,港口渔业设施严重损毁 。这无疑会导致近海渔业短期内的供给大幅减少。

投资者出于对未来近海渔业供给减少的担忧,开始重新审视水产养殖行业的投资机会。远洋捕捞和深远海养殖企业因其远离近海,受海啸等近海灾害的影响较小,成为了资金的避风港。资金的流入推动了相关企业股价的上涨,中水渔业等从事远洋捕捞业务的公司,自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业绩支撑强心针

除了供给端的担忧,行业本身的业绩表现也是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以中水渔业为例,公司预计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发布中报,此前业绩预告显示盈利小幅增加,归母净利润 8000 万 - 9000 万,同比增长 13.19% - 27.33%。这一良好的业绩预期,让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中水渔业在业绩增长的背后,还有着科技创新的助力。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研发的 “海鹰 AI 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自 2023 年起在大西洋的船队进行测试,并在 2024 年广泛推广,显著提升了捕捞效率。这种将 AI 技术应用于渔业捕捞的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市场对科技赋能传统行业高度关注的今天,中水渔业的这一创新无疑为其股价上涨增添了动力 。

政策与产业协同发力

政策的支持也是水产养殖股上涨的重要推动力。泉州市日前印发了《泉州市推进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扶持措施 (试行)》,明确了深海渔业补助方向和标准,对在泉州市新注册成立的远洋渔业企业,根据船数及总吨位给予相应奖励,最高奖励 500 万元 。广东省也通过立法鼓励发展深远海养殖与远洋渔业,按照规定简化深远海养殖用海审批手续,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 。

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远洋渔业和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发展,实现渔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政策的扶持使得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产业的发展前景向好,自然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

机遇个股分析

$中水渔业(SZ000798)$ 作为远洋捕捞的龙头企业,有着深厚的央企背景,在此次异动中脱颖而出。其不仅受益于海啸事件引发的市场对远洋捕捞需求的增加,中报预增的业绩表现更是为其股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加上 “海鹰 AI 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 的应用,使得中水渔业在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捕捞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其投资价值不容小觑。

$国联水产(SZ300094)$ 作为预制菜概念股,与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有着紧密的协同关系。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国联水产可以凭借其在预制菜领域的优势,受益于水产品加工需求的提升。同时,其在深远海养殖方面的布局,也使其在面对近海渔业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

$开创国际(SH600097)$ 在远洋捕捞业务上布局广泛,拥有丰富的捕捞经验和成熟的业务体系。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公司的扩张预期不断增强。此次海啸事件,可能会促使公司加快业务拓展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为投资者带来潜在的收益 。

潜在风险提示

虽然水产养殖股在海啸消息的刺激下出现了上涨,但投资者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海啸对渔业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情绪催化,实际的供应链受损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海啸对近海渔业的影响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那么相关股票的上涨可能只是短暂的市场炒作,缺乏持续的动力。

中水渔业应用的 “海鹰 AI 系统” 等新技术,虽然理论上能够提高捕捞效率、降低成本,但在实际应用中的降本增效效果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面临各种技术难题和实际操作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

总结与展望

海啸黄色预警引发的水产养殖股集体拉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供给端的担忧、企业自身的业绩支撑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期的投资机会。中水渔业国联水产开创国际等企业,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有望在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

然而,投资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海啸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只是短暂的情绪炒作,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对实际的供应链受损情况、新技术的应用进度等进行持续跟踪,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跟风 。

从长远来看,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政策对远洋渔业和深远海养殖的持续支持,水产养殖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也应保持理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握行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