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球友在聊 “$双汇发展(SZ000895)$ 超 250 亿利润流向境外股东”,有人担心这是不是利空,也有人纠结要不要减仓。但作为跟踪双汇多年的老股民,我想说:别光盯着利润流向,得看看背后母公司万洲国际的全球布局 —— 这才是决定双汇长期价值的核心逻辑,今天就掰开揉碎给大家讲清楚。
先抛个结论:万洲国际不是 “吸血” 双汇,而是给双汇搭了个 “全球快车道”。咱们先看它的 “全球朋友圈” 有多硬:20 多个国家有基地,美国有史密斯菲尔德(全球猪肉巨头,技术和供应链都是顶流),欧洲有 Campofrio、Karro Foods(做高端肉制品的老手),亚洲除了双汇,日本、菲律宾还有合作厂。100 多个加工厂、年屠宰 5000 万头生猪的规模,放在全球肉类行业都是第一梯队 —— 这可不是单纯买企业玩,是真能给双汇输送干货。
就说最实在的技术赋能吧。球友们都知道,生猪养殖的存活率和饲料成本直接影响肉企利润。万洲把史密斯菲尔德的顶尖养殖技术拆成 “接地气” 的流程,教给双汇合作的养殖户,现在双汇合作场的生猪存活率涨了近 10 个点,饲料成本降了不少。要知道,猪肉成本每降 1%,双汇的毛利率就能提 0.3% 左右,这可是实打实的业绩增厚逻辑,比单纯喊口号有用多了。
再看供应链这张牌,更是万洲的杀招。球友们平时买肉可能没感觉,但肉企的成本控制全在供应链里。万洲在巴西、加拿大建的屠宰基地,猪肉成本比国内低 15%-20%,通过冷链运回来,不光双汇自己用,还能卖给其他肉企,相当于给整个行业 “降本”。对双汇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原材料成本低了,定价就能更灵活,不管是打价格战还是做高端产品,都有底气 —— 去年双汇中式香肠能在泰国卖爆,靠的就是这条供应链把成本压下来,价格比本地产品还香。
还有高端化转型,万洲更是直接给双汇搭了梯子。这两年双汇推的高端发酵火腿,技术就来自欧洲子公司的 “恒温窖存” 工艺。双汇在河南建了国内首个火腿窖,做出来的产品口感接近意大利帕尔马火腿,价格却砍了一半,一上市就成了网红款。要知道,高端肉制品的毛利率比普通火腿肠高 20% 以上,这正是双汇从 “低价走量” 向 “高毛利转型” 的关键,而这背后要是没有万洲的技术支持,双汇自己摸索至少得花 3-5 年。
市场拓展这块,万洲更是帮双汇省了 “摸石头过河” 的钱。以前双汇想进欧美市场,光拿资质、找渠道就得耗几年,现在靠史密斯菲尔德的现成门店,上半年预制菜直接进了美国华人社区,中秋的梅菜扣肉预制盒还卖断货了。东南亚更不用说,越南、马来西亚的便利店里,双汇小包装火腿都成了年轻人的追剧零食。对投资者来说,海外市场每多 1% 的营收占比,双汇的估值天花板就能再抬一点 —— 毕竟国内肉制品市场增速放缓,海外才是新增长点。
可能有球友会问:万洲是境外股东,会不会优先考虑海外利益?但从实际动作看,万洲做的是 “双向赋能”:把国外的技术、资源拉进来帮双汇变强,再把双汇的中式产品推出去赚全球的钱。而且双汇现在还是国内市场的绝对龙头,市占率超 20%,万洲要想长期赚钱,必然会继续支持双汇发展 —— 毕竟 “大树底下好乘凉”,双汇业绩好了,万洲的股东才能分到更多利润,这是双赢的逻辑。
最后给球友们提个醒:看双汇不能只盯短期利润流向,得看长期价值逻辑。万洲的全球布局,本质上是帮双汇打通了 “技术 - 供应链 - 市场” 的全链路,让双汇既能在国内稳守基本盘,又能在海外找新增量。未来要是能看到双汇的海外营收占比从现在的 5% 提到 10% 以上,那估值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水平。
球友们怎么看?你们觉得$万洲国际(00288)$ 的全球布局能给双汇带来多少业绩增量?或者对双汇的国际化还有哪些顾虑?评论区一起聊聊,也欢迎晒出你的持仓逻辑!$牧原股份(SZ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