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10 月 1 日起对进口建材、家具、药品征最高 100% 关税,重型卡车加征 25% 关税的政策,已让高盛、摩根士丹利发出 “通胀反噬美国经济” 的警告。对 A 股而言,首当其冲的是三类企业:
风险端:美国药品供应链 30% 依赖进口 API(活性药物成分),关税或逼退国际药企的中国 BD 合作。重点警惕对美出口占比超 30% 的医药中间体企业,以及依赖 license-out 美国的创新药企。
机遇端:华福证券数据显示,25Q2 公募基金医药重仓占比回升至 11%,叠加国内创新药 license-out 交易上半年暴增 72 笔(超 2024 年半数),原料药自给率高的仿制药龙头(如华海药业)、ADC/PD-1 商业化加速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反而获资金增持。
冲击实锤:美国每年 255 亿美元进口家具中我国占比超 40%,关税或导致 A 股出口型陶瓷(如东鹏控股)、板材企业订单下滑。
缓冲力来自国内:央行 5 月降准释放 1 万亿流动性,叠加全年 5 万亿基建投资计划,防水建材(东方雨虹)、定制家具(欧派家居)等内需龙头获政策托底。更有企业提前布局越南产能(如顾家家居),规避关税风险。
进口卡车加征 25% 关税,直接冲击潍柴动力等有对美出口业务的企业。但国内定向降准 0% 支持汽车金融,重卡内需复苏叠加基建开工旺季,专注国内市场的中国重汽反而具备安全边际。
面对外部冲击,国内 “财政 + 货币” 双宽政策已提前发力:
基建链确定性最强:4% 赤字率、5.66 万亿赤字规模创近年新高,铁路、水利等重大项目落地将拉动建材需求,海螺水泥、中国建筑等龙头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消费链迎来政策红包: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从 150 亿翻倍至 300 亿,叠加公积金利率降至 2.6%,家电(美的集团)、家居板块需求端持续改善。
规避对美出口占比超 30% 且无海外产能的企业(可查年报 “境外收入占比”);
警惕医药板块中纯依赖美国 BD 交易的小票,优先选有国内医保加持的品种;
远离重卡零部件出口商,关注商用车内销数据(每月中汽协数据可跟踪)。
高盛警告美国通胀或因关税再升 0.8 个百分点,但国内政策工具箱仍充足:央行明确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叠加中美博弈下 “内需替代” 成长期主线,A 股市场已提前消化部分利空。正如 25Q2 医药板块在基金加仓后上涨 26%,错杀的内需龙头或迎来布局机会。$华海药业(SH600521)$ $顾家家居(SH603816)$ $潍柴动力(SZ0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