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恩斯坦第二届全球医疗健康大会上,$强生(JNJ)$ 北美创新药物事业主席 Tom Cavanaugh 接受了伯恩斯坦美国医疗科技分析师 Lee Hambright 的专访。Cavanaugh 分享了强生在“后 STELARA 时代”的增长信心,以及在免疫学、肿瘤学和神经科学三大核心领域的最新进展。
Q:Tom,你已经担任主席近两年了,能否先谈谈你对创新药物业务的整体判断?
A(Cavanaugh):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期。我们经历了 STELARA 专利到期(LOE) 的挑战,但已经证明了可以“带着失去专利的重压依然增长”。
几个关键亮点:
– TREMFYA: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表现远超预期,医生普遍认为它的全皮下注射方式是“game changer”,不再需要像 STELARA 那样先静脉输注。
– RYBREVANT + LAZCLUZE:在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 史无前例的整体生存获益。
– DARZALEX: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金标准”,患者生存期从过去的 2–3 年延长到接近 8 年。
– CARVYKTI: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五年后仍无复发,国际骨髓瘤学会称这已达到“治愈”的定义。
– INLEXZO:新批准的膀胱癌装置像“pretzel”,操作仅需几分钟,患者无须切除膀胱,疗效数据惊艳。
凭借这些动力,我们有信心兑现长期 5%–7% 的年复合增长目标,甚至触及区间上限。
Q:宏观和政策层面最近波动很大,医保改革、PBM 改革、IRA 药价谈判……你们怎么看?
A:
强生是一家 140 年的公司,经历过 24 届政府。每一届政府都有不同的改革方案,我们的经验是 保持对话,找到共识。
几个要点:
– 国内制造投资:我们宣布将在美国投入 550 亿美元建厂,包括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新生物制药工厂。这与政府推动本土就业和供应链韧性的目标完全契合。
– 药价压力:真正的问题在中间环节。根据我们发布的透明度报告,每一美元药品支出中有 0.58 美元流向中介(PBM、批发商等)。如果能改革这一环节,就能直接降低患者自付费用。
– 340B 项目:我们正在与 HRSA 合作试点返利模式,确保优惠药价真正落到患者身上,而不是被系统截留。
– IRA 药价谈判:我们已有两个产品进入第一轮谈判。与 CMS 的对话“开放且建设性”,并未感觉到第二轮会更强硬。
Q:销售目标方面,你们原本计划 2025 年达到 570 亿美元药品收入,但提前一年就实现了。接下来有哪些驱动因素?
A:
– TREMFYA:我们预计它将成长为 100 亿美元+ 的资产。其在银屑病领域已达 40 亿美元(2024 年),IBD 领域刚刚起步。值得注意的是,STELARA 的高峰销售中 75% 来自 IBD,TREMFYA 完全有潜力复制甚至超越。
– RYBREVANT + LAZCLUZE:数据显示其生存优势远超标准化疗方案,我们认为其潜力是 50 亿美元+。
– DARZALEX:它已进入无移植患者的 CEPHEUS 试验,拓展更早治疗线。作为皮下注射制剂(FASPRO),注射仅需 5 分钟,极大提升便利性。
– CARVYKTI:CARTITUDE-4 显示在一到四线患者中也有 OS 优势,是唯一做到这一点的 CAR-T。未来若推向更早治疗线,市场空间巨大。
– INLEXZO(TAR-200):在膀胱癌患者中 82% 达到完全缓解,其中一半以上持续超过 12 个月。相比于切除膀胱,它是革命性的选择。
Q:STELARA 的侵蚀情况如何?TREMFYA 能否抵消?
A:
目前 STELARA 的下滑完全符合预期,我们参考 Humira 的二年侵蚀曲线。与此同时,TREMFYA 正在快速放量,它不仅能填补空缺,还能扩大市场。
医生的反馈非常积极:
– 它是 唯一双重作用的 IL-23 抑制剂。
– 在 IBD 中展现出 最佳的黏膜愈合和组织学缓解率。
– 患者在获批后 24 小时即可拿药,且可自我注射,大幅提升可及性。
我们甚至启动了 TREMFYA 与 Skyrizi 的头对头临床试验,足见我们的信心。
Q:在银屑病方面,口服药 icotrokinra 也在 FDA 审评中,它的意义是什么?
A:
这是一种 每日一次口服的 IL-23 抑制剂,疗效媲美生物制剂,安全性接近安慰剂。
关键是:美国约有 500 万符合条件的患者没有使用生物制剂。很多人担心注射或长期安全性。这款药将成为 首选系统治疗,不仅能扩大市场,还能切入现有治疗路径的早期环节。
Q:谈谈你们在肿瘤学方面的重点。
A:
– DARZALEX:无论与三药还是四药组合,生存率都显著提高。它已经把多发性骨髓瘤变成慢病。未来增长点在于更早线使用和更长疗程。
– CARVYKTI:我们在 11 个国家已为超 8000 名患者提供了治疗。未来限制因素不在制造,而在扩大中心网络。
– RYBREVANT + LAZCLUZE:它不仅是肺癌药物,还在头颈癌和结直肠癌中显示潜力。我们正在研发皮下注射剂型,预计会进一步改善疗效和耐受性。
Q:SPRAVATO 和 CAPLYTA 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机会?
A:
– SPRAVATO:对治疗抵抗性抑郁症患者来说,它常被称为“lifesaver”。疗效在 24 小时内显现,维持性强。疫情后诊疗中心网络逐步完善,放量明显。
– CAPLYTA:目前已获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正在等待重度抑郁症辅助治疗(aMDD)的批准。美国有 2100 万抑郁症患者,但品牌药渗透率仅 10%。CAPLYTA 疗效是现有药物的两倍,且无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或运动障碍副作用。我们认为它也将是 50 亿美元+ 的机会。
Q:研发投入与回报如何平衡?
A:
强生一直 更重研发而非市场投放。我们的优势是 三大治疗领域的端到端能力,从发现到商业化都有完整链条。
同时我们在积极引入 AI 和机器学习,提升研发效率。我相信这会让 ROI 在未来 5–10 年显著提高。
Q:并购(M&A)策略呢?
A:
我们偏好 早期并购或合作,在概念验证前后介入,然后凭借强生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把它做大。DARZALEX 就是典型例子。大的并购(如 Intra-Cellular 近 150 亿美元)也会出现,但并不是常态。
Q:在新药形式(modalities)方面,强生准备如何布局?
A:
我们不以“技术”为导向,而是以“疾病领域”为导向。如果科学数据证明有价值,我们就会采用。
– 已经掌握 双特异性、三特异性抗体。
– CARVYKTI 带来了细胞治疗经验,我们还引入了 Bi-CAR。
– 也在探索 ADC、放射配体药物。
关键是跟随科学,而不是追逐热点。
Q:你们如何与 MedTech 协同?
A:
在 INLEXZO 的上市中,我们就利用了 MedTech 的导管和培训经验。这是典型的协同。未来在血栓和房颤领域也可能展开更多合作。
Q:最后,你最想强调的是什么?
A:
我们的科学家正在研发 三特异性抗体,有望在疗效和耐受性上都实现突破。再加上 CARVYKTI 的推广和创新给药系统(如 TAR-200/210),我们有信心 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 总结:
Tom Cavanaugh 的信息很明确:强生已经穿越了 STELARA 的专利悬崖,依靠多条产品线和强大研发,正在加速进入“后 STELARA 时代”。在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三大领域,强生都瞄准了 50 亿至百亿美元级别的重磅药物,同时继续押注早期并购和新技术,确保长期 5%–7% 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