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中际旭创:AI时代底层互联的稀缺资产,光模块龙头静待估值重塑

用户头像
青木林源水流
 · 捷克  

【深度研究】中际旭创:AI时代底层互联的稀缺资产,光模块龙头静待估值重塑
(非银研究 · 2025年8月)
一、投资摘要
在全球AI算力规模化部署的背景下,数据中心的光互联需求持续加速。作为国内领先的高速光模块厂商,中际旭创(300308.SZ)在技术、客户与产业协同方面已构建显著壁垒,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其成长弹性与全球配置价值。
我们认为,随着800G/1.6T逐步放量、CPO量产推进、海外客户结构优化,以及国产替代红利持续释放,公司具备跨周期成长属性,当前仍处于价值重估初期阶段。
---
二、AI驱动算力架构变革,高速光模块为关键底座
2024年以来,以OpenAI、MetaAmazon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加速部署AI集群,单集群内部互联带宽需求提升10倍,传统铜缆及低速光模块面临物理瓶颈。根据Dell’Oro预测,至2027年全球800G及以上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美元。
中际旭创作为国内首批实现800G DR8/DR8+量产的企业,具备硅光、EML+DSP全栈设计能力,并已进入多家海外超大规模客户(Hyperscaler)主力供应链,未来1.6T技术储备有望形成下一轮产品周期红利。
---
三、“光进铜退”政策加速,国产替代纵深推进
在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被严格限制,PUE(电能使用效率)成为重要KPI指标,高速光互联替代传统铜缆已成明确趋势。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中心光互联率已提升至78%,其中国产品牌市占率首次突破65%。
中际旭创与长飞光纤华工科技等上游厂商建立紧密配套关系,打通“芯片-封装-系统-认证”全链条闭环,具备长期国产替代逻辑与政策护城河。
---
四、盈利能力持续优化,估值体系亟待重构
公司2025H1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6亿元,同比增长超110%,毛利率由2023年26.5%提升至34.7%。我们认为,此为产品结构持续升级、高毛利海外订单释放与成本管控协同发力的结果。
市场仍以传统通信设备PEG框架定价,未能有效反映其在AI互联、高速光模块领域的类平台属性。对标Marvell(MRVL.O)、Broadcom(AVGO.O)等美股可比公司,若按2026E营收估算,合理PS区间应在6-8倍,对应公司中长期目标市值具备倍增空间。
---
五、边缘算力+车载光模块:第二增长曲线初现
公司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及Tier 1合作开展车载光通信系统验证,预计将在2026年小批量商用。与此同时,公司于2025年初设立无锡边缘计算研发中心,探索“光模块+算力节点”融合产品形态,面向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场景。
我们认为,公司已从单一器件提供商逐步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为估值切换提供新支撑点。
---
六、估值与投资建议
结合行业周期、公司成长性与海外可比估值体系,我们给予公司2026E合理PE区间为35-45倍,对应目标市值区间约为5000亿-7500亿人民币,中枢预估6200亿,当前市值仍具较大上行空间。
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
风险提示
海外客户订单不及预期;
高端光模块产能扩张进度低于预期;
行业内竞争格局恶化;
技术更新替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