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五:增速器全球供需格局(3年)

用户头像
月之亮面
 · 山东  

未来三年,全球风电增速器市场将呈现需求快速扩张、供应结构分化、区域竞争加剧的格局。以下从供需两端、区域市场、技术路线、竞争格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需求端:装机增长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
1. 全球新增装机持续高增
2025-2027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预计达138GW、140GW、160GW ,其中海上风电占比从11.8%提升至17.5% 。半直驱技术在海上风电渗透率超80%,直接拉动增速器需求。以单机容量8MW计算,2025年海上风电需配套增速器约5625台,较2024年增长40%。
2. 存量替换需求加速释放
全球超40%的存量机组(2015年前投运)面临齿轮箱老化问题 ,预计2025年后年均替换需求达2000台。中国2023年老旧机组技改1.2GW,改造后发电效率提升22% ,这一趋势将向欧美市场扩散。
3. 大功率化与智能化升级
新增机组单机容量向10MW+迈进,对增速器扭矩密度要求提升至300Nm/kg以上 。同时,智能运维系统(如预测性维护)的普及延长了增速器寿命,间接刺激高端产品需求。例如,金风科技威力传动联合开发的12MW半直驱增速器已进入测试阶段 。
二、供应端:中国主导产能扩张,欧洲加速本土化
1. 中国产能全球占比超60%
- 头部企业扩产:威力传动智慧工厂一期2025年底投产,产能2000台/年,二期达产后总产能4000台/年 ;南高齿淮安项目年产20GW(约4800台套),主要供应欧洲市场 。
- 成本优势显著:中国增速器价格较欧洲低20%-30%,且2025年钢材价格低位震荡(螺纹钢3000-3300元/吨),进一步巩固竞争力。
2. 欧洲供应链重构加速
- 政策驱动: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风电设备制造占比超65%,德国、英国分别设立50亿欧元“欧洲竞争力基金”和73亿英镑“国家财富基金”扶持本地产业。
- 产能建设:西门子歌美飒在法国投资2亿欧元扩建海上风电机厂,计划2026年生产115米叶片;采埃孚计划在波兰新建增速器产线,2027年产能达1000台/年。
3. 原材料成本压力分化
- 钢材价格趋稳:建筑钢材价格预计低位震荡,但高端合金钢(如20CrMnTi)因钼价高位运行(2025年8月钼铁含税价27-27.3万元/吨),成本压力仍存。
- 技术降本路径:中国企业通过优化工艺(如扭矩密度提升至300Nm/kg)和规模化生产,单台成本较欧洲低15% 。
三、区域市场:欧美缺口与新兴市场崛起
1. 欧洲:短期依赖进口,长期本土替代
- 供需缺口:2025年欧洲风电增速器需求约3000台,本土产能仅能满足40%,缺口依赖中国进口。
- 政策壁垒:欧盟拟对进口增速器加征15%碳关税,并要求2027年后供应链ESG评级达A级,倒逼中国企业在欧洲设厂。例如,南高齿计划2026年在德国建立组装基地。
2. 北美:政策驱动下的潜力市场
- 装机规划:美国计划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30GW,但本土供应链尚未成熟,增速器依赖进口。金风科技已通过UL认证,预计2026年获得首个美国订单 。
- 成本挑战:美国本土增速器生产成本较中国高35%,短期内难以替代进口。
3. 亚太:中国主导,东南亚承接产能转移
- 中国优势:2025年中国增速器市场规模将达42.63亿美元,占全球近30% ,且本土企业已进入西门子-歌美飒、德国恩德供应链 。
- 东南亚布局:南高齿在越南建设齿轮加工基地,2026年投产,主要供应东南亚及澳洲市场。
四、竞争格局:中国企业全球扩张,欧洲厂商技术突围
1. 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
全球前四大增速器厂商(南高齿、威能极、采埃孚、德力佳)市占率超70% ,其中中国企业占三席。威力传动通过绑定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客户,2025年增速器出货量预计达500台,同比增长300% 。
2. 技术路线博弈加剧
- 半直驱主导:2025年半直驱技术在海上风电渗透率将超85%,中国企业凭借成熟的齿轮箱技术占据先发优势。
- 直驱技术威胁:西门子歌美飒23MW直驱机型进入测试阶段,若成本下降可能挤压半直驱市场,但短期内难以颠覆半直驱在海上风电的适配性优势。
3. 价格与服务双竞争
- 价格战初现:中国企业为抢占欧洲市场,2025年增速器报价较2024年下调10%,但高端产品(如10MW以上机型)仍保持15%溢价 。
- 服务模式创新:南高齿推出“齿轮箱+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7年的25% 。
五、风险与挑战
1. 原材料波动
高端合金钢(如20CrMnTi)价格受钼价影响显著,2025年钼铁价格高位震荡(23-25万元/吨) ,可能压缩低端产品利润空间。
2. 贸易壁垒升级
欧盟拟对进口增速器实施碳足迹追踪,并要求2027年后本地供应链占比超50%,中国企业需通过技术授权(如南高齿与西门子歌美飒联合开发14MW增速器)或本地化生产应对。
3. 技术替代风险
磁悬浮轴承等新技术若突破,可能减少齿轮箱需求,但当前半直驱技术在海上风电的成熟度仍不可替代。
结论:结构性机会与区域分化并存
未来三年,全球风电增速器市场将呈现需求扩张-供应分化-竞争加剧的三角格局:
- 需求端:海上风电装机爆发与存量替换形成“双增长极”,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0亿美元。
- 供应端:中国产能全球占比超60%,但欧洲本土化产能逐步释放,2027年本土自给率或达50%。
- 竞争焦点:高端市场(10MW+机型)由中国企业主导,中端市场(6-8MW)面临欧洲厂商技术反击,低端市场(<6MW)价格战加剧。
建议关注:具备大功率产品研发能力(如威力传动12MW增速器)、绑定头部整机厂商(如南高齿与金风科技合作)且布局欧洲供应链(如南高齿德国组装基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