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预计继续发力,但老业务(心脑血管、传统仿制药)集采压力犹在。上半年业绩,基本是这两股力量博弈的结果。
一、核药:增长亮眼,但真实瓶颈在准入与供给
核药是远大目前转型的破壁之刃。当前制约放量的核心并非医生短缺(医生培训6-12个月可解决),而在于医院准入资质审批(如放射科配额、核医学科建立)和核素原料的全球性供应紧张。
钇90微球: 上半年治疗约1600例,收入约5.28亿港元(同比+170%),增长强劲。但需留意两点:销售费用率: 预计在23%-25%,这是打开顶级医院(如协和、华西)的合理成本,属长期护城河。
瓶颈在于医院和核素: 医生资源非主要障碍,但医院资质审批严格且核素产能受全球反应堆供应约束,可能成为隐形天花板。全年治疗量我预计为3200例。
TLX591-CDx: 上半年投入约3000万港元推进国内临床准备,计划四季度NDA。其表现可参考国外同一产品的吸金能力,未来必定贡献可观增量,但短期内(本年度)不用考虑产生实际利润贡献。
二、传统业务:心脑血管持续承压,呼吸和五官科支撑基本盘
呼吸和五官科表现稳健: 呼吸科主力品种(切诺、恩卓润)收入约9.9亿港元(+15%);五官科干眼症新药覆盖超300家医院,收入约14.8亿港元(+10%),均保持70%+高毛利。
心脑血管急救药压力显著: 核心品种去甲肾上腺素已在第十批集采中选受冲击,导致该板块上半年收入预估下滑5%-7%(约9.6亿港元)。若后续集采进一步扩围或加剧降价(例如降价40%),全年降幅可能扩大至15%。 核药需要额外强劲增长(约20%)才能弥补此缺口,压力较大。行业集采大势严峻,天士力等央企巨头亦难独善其身。
三、脓毒症STC3141:押注未来的关键投入
该药是远大布局的长期战略项目,也是远大鲤鱼跃龙门的关键臂助。上半年投入约1.8亿港元,用于建立国内30家医院的患者库,以及搭建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体系(包括海外CRO合作、欧洲澳洲医院筛选、国际数据系统建设等)。
重要修正: 经专业人士确认(是的 我专门咨询了的😂),III期临床启动前的这些前期投入必须全部作为研发费用计入当期亏损,不能进行资本化处理。 短期对利润形成冲击,但为加速推进全球III期奠定基础。
关键节点在2026年: 若III期数据积极并获附条件上市批准,其潜在市场空间有望超越钇90微球。
四、半年报核心:结构变化重于利润数字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8亿港元。更关键的是利润结构转变:核药利润贡献占比预计从去年约12%跃升至28%, 而传统业务中(除心脑血管外)仍具稳定性。这清晰表明公司正加速从“依赖老药”转向“依托创新药增长”的模式。
总结:路径清晰,挑战可解
远大的战略布局明确:核药驱动短期增长,脓毒症支撑长期前景,传统业务力保平稳。 上半年稳住转型基础,能否成功取决于下半年能否有效解决几个关键挑战:
核药: 更多医院获批核医学科资质(准入)及稳定核素(如镥-177)供给。
脓毒症: III期临床入组顺利推进。
传统业务: 防范心脑血管产品再遭集采扩围冲击。
对投资者而言,应重点关注“医院准入数量”、“关键核素供应保障”、“STC3141 III期入组进度”及“集采最新动态”等硬指标,而非仅聚焦短期利润波动。
基于现有管理层战略的持续性与执行力,其转型之路值得长期关注——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我个人目前九层仓持有远大医药 不做波段 波段是干扰长期信仰的噪音 于我而言更是恶习。$远大医药(00512)$ $凯莱英(06821)$ $康方生物(0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