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
数十万5G与信息领域关注者的头部科技媒体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赤峰分公司的处罚公告,让一桩金额不足百万的采购项目,意外地成为了管窥中国电信行业竞争生态的最佳窗口。
文 赵哲超/5G通信
公告内容直白得近乎“不留情面”:中国电信赤峰分公司在中标移动的跨省数据专线租赁项目后,竟选择放弃签订合同。移动方面则毫不犹豫地祭出了处罚措施,将其列入供应商“黑名单”,并将在未来三年的采购中予以扣分。
这起事件的戏剧性在于,它将两家同属国资委的电信巨头,在地方市场的激烈博弈,从幕后推向了台前。
电信方“中标后跑单”的行为,背后只有一种冰冷的商业逻辑可以解释:当初为了中标,报出了一个“亏本价”,先中标再说。
这是一种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焦土策略,其首要目标并非盈利,而是在竞争激烈的政企专线市场中,不让对手(中国移动)轻易拿到项目资源,哪怕代价是自己“引火烧身”。
而移动方的强硬回击,则传递出更为复杂的信号。首先,这是对破坏采购规则行为的“零容忍”。公开处罚是为了以儆效尤,维护自身采购体系的严肃性。其次,项目本身是为“某客户”提供的跨省数据专线,电信的违约直接影响了移动对最终客户的交付承诺,这让移动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愤怒可想而知。最后,将处罚条款精确到未来三年、不同产品线的扣分细则,表明这并非一次冲动之举,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建立长期威慑的反击。
这起小小的风波,是整个中国电信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内卷”的缩影。随着个人用户市场饱和,以政府、金融、企业为代表的政企业务,尤其是承载着“东数西算”、AI算力等国家战略的数据专线业务,已成为三大运营商必争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这一领域,技术差异逐渐缩小,价格战便成了最直接、最粗暴的竞争手段。
赤峰这纸罚单,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宏大的5G和算力网络叙事之下,一线市场早已是刺刀见红的血海。
非要这么“卷”吗?电信为了竞争去投标移动项目,移动还非要让“竞争对手”中标,中标后不签约影响项目的交付,移动又把电信拉入“黑名单”……
^^^^这可真魔幻!
每天掌握最新5G/6G/通信/科技内容!点下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