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与目的: 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发布上半年业绩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管理层发言摘要:
张毅行长回顾上半年高质量发展成果,强调“三稳”(资产、负债、指标)和“三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收入结构、投资策略);
核心业绩:营业收入3850亿(+2.95%),拨备前净利润2900亿(+3.37%),NIM 1.4%,ROE 10.08%,各项指标行业领先;
战略重点: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产结构、强化风险控制、推进数字化转型。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营业收入3850亿(+2.95%),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50亿(+4%),拨备前净利润2900亿(+3.37%);
资产负债:客户贷款27.4万亿(+6.2%),金融投资11.77万亿(+10%),核心负债30.47万亿(+6%);
盈利指标:NIM 1.4%,ROA 0.77%,ROE 10.08%,资本充足率19.51%,成本收入比23.72%;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1.33%(-1bp),关注类贷款率1.81%(-0.08bp),拨备覆盖率239.4%(+5.8pct)。
关键驱动因素
资产端:贷款和金融投资占比超88%,重点领域(科技、绿色、基建)贷款增长快于平均;
负债端:活期存款占比43%,存款利率下降34bp,负债成本有效控制;
非息收入:非利息收入992亿(+25.9%),占比25.7%,其中财富管理、投行业务贡献显著。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公司金融:民营企业贷款6.59万亿(+9.9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7万亿(+10%),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等)贷款集中增长;
零售金融:个人消费贷款6142亿美元(+860亿),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万亿(新增4000亿),信用卡贷款1万亿,均居行业第一;
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3.74万亿(+9.8%),“惠懂你”平台服务客户超34万户;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5.72万亿(+14.88%),承销绿色债券2356亿元人民币。
市场拓展
跨境业务:跨境人民币结算3万亿(+23%),RCEP区域资产超2000亿,海外机构利润增长59%-57%;
数字金融:“双子星”平台MAU 2.43亿(+14.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8524亿(+13.44%)。
研发投入与成果
金融科技:分布式系统处理能力翻倍,AI大模型应用于风险管理,客户经理服务效率提升3倍,80%员工使用AI编码。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年)
资产端:优化结构、拉长久期,重点支持基建、消费、科技产业;
负债端:夯实基础、控制成本,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风险控制:聚焦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保持不良率稳定。
中长期战略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强国、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
业务转型:强化财富管理、投行业务,提升非息收入占比;
全球化布局:深化RCEP区域服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五、问答环节要点
净息差(NIM)展望
当前NIM 1.4%,环比降幅收窄,预计未来下行趋势放缓,通过资产配置优化(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和负债成本控制(存款利率下降34bp)维持行业领先;
贷款投向
重点领域:科技产业贷款5.15万亿(+16%),绿色贷款5.72万亿(+14.88%),基建贷款增速高于行业;
消费贷款:响应国家贴息政策,整合场景与产品,释放消费潜力;
资产质量
房地产贷款风险可控,不良率下降0.05pct,关注类贷款率1.81%(-0.08pct),拨备覆盖率充足;
债券投资
债券余额11万亿,国债、地方债、公司债占比92%,抓住市场波动优化结构,提升做市商能力;
数字经济
AI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数字人民币钱包增长近10%,交易笔数5.22亿(+16.75%)。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强调2025年是IPO 20周年,将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聚焦主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战略重点: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强化风险防控、深化数字化转型;
承诺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助力中国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