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真灼财经)
真灼 8 月 17 日消息,基石药业 - B(02616.HK)当日股价大涨 25%,市值达 136 亿港元。在近 1 年时间里,其股价区间涨幅更是高达 625%,表现十分亮眼。近 3 个月,股价涨超 224%,成功重回港股百亿市值创新药企俱乐部。
消息面上,8 月 14 日晚间,基石药业披露 2025 年上半年报。报告期内收入为 4945.1 万元,同比下降约 80%;期内亏损为 2.70 亿元,同比扩大约 1821%,2024 年同期取得 0.16 亿元净利润。收入包括药品销售(阿伐替尼及普拉替尼)2020 万元、授权费收入 1790 万元及舒格利单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1130 万元。普拉替尼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为筹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而对其进行价格调整及相关的一次性渠道补偿,不过若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 2026 年及以后的销售增长收益将抵消短期负面影响。授权费收入亦同比大幅减少,主要是 2024 年上半年获得舒格利单抗胃癌审批一次性里程碑付款,而 2025 年上半年并无订立重大外部授权安排,不过在 2025 年 7 月与 Istituto Gentili(Gentili)订立一项重大外部授权协议,预期将于 2025 年下半年获得授权费收入。
从公司层面来看,基石药业发展阶段可大致分成 1.0 和 2.0 阶段。1.0 阶段实现了几款创新药上市,还有超 10 款肿瘤候选药物。这一时期上半场市场看其研发效率,下半场看其商业化能力,尤其是核心产品舒格利单抗的全球布局。上半场基石快速缔造肿瘤治疗管线,深受资本青睐。但进入下半场,产品受众面小、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凸显,商业化面临困境。自 2024 年以来,基石通过调整 BD 思维,对舒格利单抗进行全球化分区域授权合作,取得一定成果,其全球商业化合作已覆盖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基石药业开启 “管线 2.0 时代”,布局了超 10 项具备稀缺性、多元化特点的研发管线,涵盖双抗、ADC、双抗 ADC、三抗、RDC 等前沿技术和新颖靶点,部分产品已受到市场关注,如 CS5001、CS2009 等 。
财务层面,2021 - 2023 年基石亏损额分别为 19.2 亿元、9.03 亿元和 3.67 亿元,2024 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2025 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 1.05 亿元,同比增长约 58%,主要因临床试验成本增加;行政开支为 0.44 亿元,同比下降约 7%;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 0.36 亿元,同比下降约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