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网锂电获悉,上月底,中创新航51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邯郸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备案获批。
这意味着,中创新航在邯郸的布局加速落地。
该项目由中创新航科技(邯郸)有限公司实施,该公司为中创新航与邯郸市政府旗下公司在今年8月成立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40亿元,其中中创新航持股60%,邯郸市本地的投资平台持股40%。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河北省惠泽路与漳河大街东南角,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35亩,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将分阶段建设包括电极车间、电芯车间、集成车间在内的现代化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并新建先进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54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2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回顾项目历程,从5月上旬与邯郸市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到成立项目公司,到竞得工业用地,再到项目一期获批,用时仅四个多月,一方面体现了政企紧密合作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则是中创新航全球产能扩张有速、有序推进的印证。
全球化布局提速
据维科网锂电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创新航全球布局版图进展顺利,全球化布局提速。
国内布局方面,2月5日,厦门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项目建成后,中创新航厦门基地将形成年产60GWh的生产能力。
3月25日,中创新航四川成都项目二期开工,总投资120亿元,计划2026年第二季度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约30GWh的生产能力。
6月18日,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在常州开工。本次新建项目产品以车载动力电池为主,兼顾无人机、机器人等应用场景,规划设计产能25GWh,预计2026年内投产。
6月25日,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签约武汉基地四期项目,将新建6条生产线,规划年产能约40万套动力电池PACK,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
9月11日,中创新航与长丰县政府签约新项目,合肥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海外布局方面,中创新航葡萄牙基地已于2月破土动工,项目总投资约20亿欧元,首期15GWh产能,预计在2027年实现交付;泰国模组Pack工厂也已稳定交付。
从上述项目的投产/交付时间来看,2026和2027年是两个关键节点,这背后承载的是中创新航的远大目标。
未来3到5年跻身全球前三
“未来3到5年,从数字结果上来讲,希望公司的电池装车量跻身全球前三。”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上半年在采访中表示,“从能力上来讲,要在数智技术应用、产品+服务的效能提升、客户满意度上做到第一。”
基于这一目标,中创新航在2024年重新构建了组织排布,成立了乘用车、商用车、储能及船舶四个业务平台,并继续在快充、续航、固态电池等技术上突破。
进入2025年,中创新航的组织运行模式转变效果显著,客户不断拓展,且多领域份额劲增。今年上半年,中创新航实现营收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7%,期内利润达7.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4%。同时,上半年规模效应与技术红利持续释放,公司动力、储能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动力电池端,上半年中创新航装机量21.8GWh,同比增长22.7%,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
细分来看,乘用车领域,中创新航全面进入丰田、大众、现代国际OEM下一代平台项目订单。
商用车领域,中创新航国内外齐头并进:国内市场上半年新增配套车型达230款,同比增长33%;国际市场获Volvo项目定点、土耳其最大的大巴/客车制造商定点,以及量产配套全球头部的矿用运输车项目、法国通轨道交通项目等。
储能电池端,上半年中创新航进入多家头部开发商和电网公司的供货商名录,并成功配套拉美和南非最大电站项目,储能电芯出货量大幅增长,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
船舶业务端,中创新航上半年交付全球最大石油公司首个混合动力船舶项、配套中东高端海工装备市,并获得新加坡港口电动船泊项目批量订单。
此外,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作为业内首家通过eVTOL动力电池制造符合性审查的企业,中创新航年内已实现低空飞行市场规模交付,还新签了广汽高域、览翌航空两个重要合作。
产品端,中创新航今年大储电芯和固态电池产品均进展喜人。储能产品方面,4月宣布392Ah电芯量产,9月588Ah电芯与600+Ah电芯新品在北美RE+展同台亮相,均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量产。固态电池方面,中创新航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硅基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配套产线已建成,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将成为国内首批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的全固态电池产线之一。
在技术、产品、产能“三维”协同发力的情况下,中创新航正踏实迈向全球前三的目标。
活动预告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