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业内公认为是智能体(AI Agents)元年。“智能体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驱动力之一。”AI大神吴恩达表示。
智能体让AI技术不再停留于想象力叙事,而是转向落地能力验证。其中,在企业级智能体应用赛道上,一站式服务的AI科技领航者百融云创(百融云-W,6608.HK)已经打造出了规模化应用的生态雏形。
如果将百融云创的智能体生态比作一个数字宇宙的话,其上点缀着的是由文本机器人、AI语音机器人(VoiceGPT)、数字人等组成的机器人星群。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百融云创将这一机器人矩阵形容为一个可供垂直行业按需部署的“智能体商店”。
“商店后面连接的是以一站式智能体创作平台——Cybotstar为核心的智能体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保障智能体的定制化供应。”该公司管理层说道。
与Coze、Manus、智谱等打造的面向C端的通用型智能体商店不同的是,Cybotstar主要针对垂直行业,能够渗透到财富管理、信贷、保险、招聘、运维、质检、私域运营等多元场景的核心业务环节之中。
其中,在对内场景(EX)中,Cybotstar平台启动的是“企业效率革命”按键,通过客服培训、客户尽调、法务合规、消费者保护、人事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智能工具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比如,某股份制银行通过部署Cybotstar智能体集群,能够实现绿色金融业务从绿色项目识别、环境效益测算到ESG风险评估的一站式自动化闭环,有效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在对客场景(CX)中,CybotStar平台助力优化商业机构的业务运行逻辑,重塑客服、营销、客户回访、客户关怀和自助服务等功能体验,并有效增强用户转化率。例如,在财富管理领域,CybotStar平台的“私人顾问”可以进行自动化市场分析、投资建议输出和客户互动等核心环节,同时,借助算法引擎实现客户画像的实时动态更新与精准匹配。并且,在多智能体协同下,CybotStar平台还可以协助完成企业微信等私域场景运营,驱动商业机构打开资产管理的增长空间。
为了增强AI技术对于行业端的兼容性,同时也为了让AI Agent承担更复杂的角色,Cybotstar平台于AI大模型技术基础之上,整合了插件、长短期记忆、对话流、知识库、数据库等丰富能力,便于商业机构低门槛、快速搭建智能体,并发布到web网页端、前端JS嵌入、钉钉等不同渠道上。
可以说,以Cybotstar为核心,百融云创已经搭建起了牢固的AI技术应用护城河。公司拳头产品——AI语音机器人性能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支持二十余种语言场景,并且还在不断优化模型性能,增强其情感识别和情绪输出能力及多Agent协同转接能力。
另据财报显示,2024年百融云创实现收入达29.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幅9%;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76亿元,净利润率13%,仍属于业内为数不多的持续录得盈利的AI科技公司。其中,MaaS(模型即服务)业务在下半年恢复两位数增长;由生成式AI驱动的BaaS(业务即服务)金融行业云全年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
展望后续,中金公司报告指出,基于以往VoiceGPT的成功服务经验,百融云创推出的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Cybotstar将加速泛场景AI智能化升级,预计相关探索有望帮助公司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维持其跑赢行业评级。
来源:新市场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