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未明确提及具体日期,为摩根士丹利全球医疗健康大会期间某场次
主持人说明:
主持人Sean Laaman(摩根士丹利美国中型生物科技股票研究主管)介绍会议目的,邀请Absci管理层介绍公司情况并进行问答。
管理层发言摘要:
CEO Sean McClain介绍公司是利用AI进行药物发现的生成式设计公司,专注于难成药靶点(如离子通道、GPCR),拥有内部研发管线(ABS101、ABS201等),并提及未来12个月将有多项临床数据读出。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营收、净利润、EPS: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
现金流情况:现金 runway 可支撑至2028年上半年,未计入潜在大型制药合作预付款。
关键驱动因素
成本控制:通过AI平台缩短药物发现时间(如TL1A资产24个月进入临床,传统需5.5年)、降低研发成本(TL1A进入临床成本约1500万美元,传统高达1亿美元)。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内部研发管线
ABS101(TL1A抗体):已进入临床I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中期健康志愿者数据,对比第一代TL1A抗体在效力、半衰期、ADA率、组织穿透力等方面有优势。
ABS201(催乳素受体抗体,治疗雄激素性脱发):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进入I/IIa期临床,2026年下半年公布II期数据,改造后受体占有率超90%,仅需给药2 - 3次,配方浓度达200mg/ml(优于前代60mg/ml)。
ABS301、ABS501(肿瘤相关靶点):处于早期阶段,已完成靶点验证,正寻求对外授权,不计划自主推进至临床。
合作项目
与Almiral合作:已完成首个离子通道特异性抗体设计,第二个双特异性项目已启动,首个项目进入优化阶段。
研发投入与成果
AI平台:采用“湿实验室闭环”模式,结合数据与计算能力,模型迭代速度快(当前已进入下一代模型开发),可设计pH依赖性结合、激动/拮抗等特性抗体,针对难成药靶点(如GPCR激动剂、离子通道阻断剂)。
技术差异化:通过生成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训练模型,周期仅6周,可设计长CDR环深入靶点缝隙,实现高特异性结合。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4 - 2026年)
临床进展:推进ABS101的I期临床至数据读出并寻求合作,推进ABS201进入I/IIa期并于2026年下半年公布II期数据。
合作与授权:计划对外授权ABS301、ABS501,年底或明年初提名并披露新候选药物(INI/代谢领域)。
中长期战略
技术方向:持续迭代AI平台,聚焦难成药靶点(离子通道、GPCR等),利用数据与计算能力保持非线性创新。
业务模式:内部管线以ABS201为核心自主推进至后期,其他项目倾向对外授权;同时通过合作获取非稀释性资金与数据,反哺平台优化。
五、问答环节要点
竞争格局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快速跟随策略促使公司聚焦难成药靶点,以差异化竞争,认为在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AI平台与技术
数据与计算是核心:平台非静态,依赖高质量数据与充足计算资源,当前模型设计效率提升(需测试的候选分子数量减少5倍)。
湿实验室必要性:短期仍需湿实验室验证,模型迭代后可解决特定问题,但会转向新挑战,形成持续学习循环。
监管与外部环境
未受中美关税、MFN影响(临床在澳大利亚开展,非制造企业),支持FDA加速政策(如替代动物试验)。
商业化与市场
ABS2025市场机会:预计脱发治疗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若含色素恢复则更大),为自费市场,毛利率超90%。
合作策略:TL1A项目(ABS101)潜在合作节点为2025年中期数据后、I期结束后(含双特异性候选药)或推进至II期后,倾向选择具有肿瘤领域 expertise 的合作伙伴。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强调现金储备充足(runway至2028年上半年),可支撑ABS101、ABS2025关键数据读出及交易达成,潜在大型合作预付款将进一步延长资金使用周期。
公司定位为“难成药靶点解决方案提供者”,ABS101与ABS2025为当前核心管线,AI平台能力(数据 + 计算 + 湿实验室)是长期竞争优势,将持续聚焦高价值靶点以创造股东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