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2025年9月4日
主持人说明:
Charlene Wan(企业营销与产业关系副总裁)介绍会议目的为回顾季度财务业绩与展望,并强调前瞻性陈述及非GAAP指标使用注意事项。
管理层发言摘要:
Fumihide Asaka(CEO):回顾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强调通过超低功耗芯片技术推动边缘AI普及的使命,已赋能超2.8亿台设备。
Jeff Winsler(CFO):概述第二季度财务表现及第三季度展望。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Q2 2025收入:1790万美元(环比增长14.0%,同比下降11.8%);
非GAAP毛利润:760万美元(毛利率42.7%);
非GAAP运营费用:1380万美元(研发费用730万美元,SGA费用650万美元);
净亏损:850万美元(GAAP),590万美元(非GAAP);
每股亏损:0.43美元(非GAAP);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4750万美元(IPO后净融资9720万美元)。
关键驱动因素
收入环比增长由客户需求增加及产品组合优化推动;
同比下降因公司战略性地减少对中国市场依赖(中国大陆销售占比从2024年Q2的42%降至11.5%);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高价值客户及地区组合优化。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现有产品覆盖个人设备、医疗健康、工业边缘、智能家居及建筑等领域;
新客户拓展:健康可穿戴品牌OOP采用Apollo芯片推出新品(续航14天以上)。
市场拓展
地理重心从中国大陆转向全球市场(2023年中国销售占比66%,2024年降至50%,2025年Q2仅11.5%);
新应用领域布局:AR/VR眼镜、心脏监测器、医疗贴片、工厂监测器、智能安防及机器人技术。
研发投入与成果
持续迭代Apollo系列芯片(近期推出Apollo 5 10B无线SoC);
开发新一代Atomic产品线(集成NPU,专注高性能边缘AI视觉应用)。
运营效率
通过产品与客户组合优化提升毛利率;
供应链适应关税不确定性,Q2需求略超预期。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Q3 2025)
收入指引:1750万-1800万美元;
非GAAP每股亏损:0.35-0.28美元;
继续推进非中国市场扩张与高价值客户合作。
中长期战略
三大核心举措:
以现有产品拓展新市场与地区;
开发Apollo与Atomic产品线;
将SPOT技术平台转化为IP许可模式(目标数据中心、汽车等市场,周期3-5年)。
投资方向:研发能力扩展、边缘AI场景创新。
五、问答环节要点
边缘AI定义与占比
问:如何定义边缘AI及当前业务占比?
答:难以精确量化,但超半数客户设备已搭载智能功能,应用覆盖医疗、工业、家居等。
IP许可计划
问:SPOT技术许可的应用方向及加速可能?
答:数据中心、汽车、移动设备为潜在领域;IPO后资源增加可加速12纳米平台开发。
非可穿戴业务进展
问:医疗、工业等新领域设计获胜进展?
答:相关业务占比约17%,正与客户定义Atomic视觉AI应用,进展显著。
关税与需求影响
问:Q2是否存在需求前置?关税对下半年影响?
答:Q2因关税预期略有提前采购;目前预期影响低于初期担忧,对下半年谨慎乐观。
毛利率趋势
问:Q3毛利率展望?
答:当前43%水平具代表性,未来可能因产品组合及良率波动1-2个百分点。
新应用营收时间线
问:新应用(如AR眼镜、工厂监测)何时贡献收入?
答:AR眼镜近期将上市,工厂监测已落地;Atomic预计明年推出,正与早期用户合作。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感谢投资者、客户及员工支持,强调IPO为公司带来新资源与机遇;
未来将聚焦边缘AI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展,通过产品创新与IP许可模式推动长期增长;
预告12月参加UBS及Stifel投资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