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2025年企业会议
主持人说明:
介绍公司概况,强调市值略高于10亿美元,交易接近52周高点;
说明业务板块构成(航空航天90%,测试10%)及主要市场分布(商业航空航天为主)。
管理层发言摘要:
Peter Gundermann(CEO):回顾疫情对公司业务的冲击(销售额从7.7亿降至4.45亿美元),强调订单和积压订单的强劲复苏;
Nancy Hedges(CFO):补充财务表现,预告将详细讨论近期财务数据。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Q2销售额:2.047亿美元(航空航天板块创纪录1.936亿美元);
积压订单:6.45亿美元(大部分12个月内交付);
调整后毛利润率:29.2%;
调整后每股收益:0.38美元(同比增长显著)。
关键驱动因素
航空航天业务复苏(订单强劲,供应链改善);
测试板块受大众交通合同调整影响(640万美元销售负面影响);
运营效率提升抵消部分成本压力。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机上娱乐与连接(50%业务): 主导客舱电源市场(份额超90%),覆盖全球200家航空公司;
飞机照明: 全球最大航空航天照明供应商之一,覆盖军用、商用及私人飞机;
飞行关键电力: 专注小型飞机电子断路器技术(如FLERA项目),替代传统热熔断器;
测试业务(10%): 军事无线电测试为主,但地铁系统项目受疫情后需求疲软拖累。
重点项目进展
FLERA(未来远程突击飞机): 为美国陆军开发,预计2030年投产,单机价值百万美元,潜在订单2000架;
波音与空客生产恢复: 737/787及A220/A350增产带来显著收入贡献(单机价值约20万美元)。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年)
加速航空航天业务交付(积压订单6.45亿美元);
优化测试板块成本结构,应对地铁市场需求低谷;
资本支出4000-5000万美元(设施扩建及FLERA项目准备)。
中长期战略
扩大电子断路器技术在军用/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应用;
探索稀土替代方案(如飞机座椅电机材料革新);
跟踪关税政策变化(重点关注马来西亚和中国供应链)。
五、问答环节要点
关税影响: 未缓解年影响约2000万美元(马来西亚占50%),正评估供应链调整选项;
FLERA项目细节: 开发合同9000万美元,预计2026年完成,陆军需求或达2000架;
波音生产恢复: 737月产目标82架,787进入双位数生产,空客同步增产;
供应链状态: 已接近疫情前水平,发动机和内饰仍存瓶颈。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强调对2025年业绩的乐观预期,航空航天业务为核心增长引擎;
FLERA项目和波音/空客生产恢复将显著推动未来收入及利润率;
承诺通过技术革新(如电子断路器)和供应链优化巩固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