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 Innovation2025财年年报业绩会议总结

用户头像
Aurora Innovation(AUR)
   
声明:会议总结由AI提炼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不保证内容没有差错,请仔细核实。

一、开场介绍

会议参与人员

主持人:马克·德莱尼(高盛集团分析师);

管理层:克里斯·厄姆森(极光创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会议目的:讨论极光创新在人工智能(可验证AI)领域的技术路径、产品开发进展、业务运营情况、合作伙伴关系及未来规划等。

管理层发言摘要:克里斯·厄姆森简述公司使命为“安全、快速、广泛地交付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益处”,目前已实现达拉斯-休斯顿路线无人驾驶运营,计划年底扩展至更多路线。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暂无信息

关键驱动因素:暂无信息

三、业务运营情况

自动驾驶路线进展

已实现达拉斯-休斯顿路线无人驾驶运营,截至目前完成5万英里无人驾驶里程;

已扩展夜间驾驶能力,每周可行驶4000-5000英里;

计划年底前扩展至沃思堡-凤凰城、沃思堡-埃尔帕索、埃尔帕索-凤凰城路线,其中沃思堡-凤凰城路线长达1000英里,超出人类驾驶员服务时间限制。

技术研发与验证

采用“可验证AI”技术路径,结合机器学习与防护机制,确保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开发V&V&V(验证、确认和验证)工具和框架,实现安全前提下的快速迭代;

针对特殊场景(如雨天、大风、高速公路上的牛群、内陆边境巡逻站)进行测试与优化,预计年底前可应对复杂天气条件。

合作伙伴关系

与沃尔沃、佩卡(PACCAR)等OEM合作,计划2027年使用其生产的带冗余转向和制动系统的卡车;

硬件合作:2026年采用Fabrinet制造的第二代硬件(成本显著下降),2027年推出与大陆集团合作的第三代硬件(基于英伟达Thor SoC,集成光学系统,成本、功耗更低);

与客户(如Werner)合作运营长途路线,客户对长距离自动驾驶带来的效率提升表示兴奋。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2026年)

2025年底:实现雨天、大风条件下运营,扩展至三条新路线,完成第二代硬件(Fabrinet制造)部署,预计实现正单位经济效益;

2026年初:开始运营至客户终端站点;推出由Fabrinet制造的硬件,成本大幅下降。

中长期战略(2027年及以后)

2027年:使用OEM生产的带冗余系统的卡车,推出与大陆集团合作的第三代硬件(Thor SoC,集成光学系统),通过“硬件即服务”模式降低客户门槛,实现每年数万台生产规模;

技术路线:持续迭代自动驾驶软件(Aurora Driver)及服务层,降低远程协助需求(目标比例1:20),提升系统性能与利用率;

市场定位:通过成本优势(预计每英里65-85美分,低于当前人类驾驶成本1美元/英里)和效率提升(年行驶20-25万英里),帮助客户提升竞争力。

五、问答环节要点

技术路径与产品开发

可验证AI与端到端方法的区别:可验证AI结合机器学习与防护机制,确保安全性,目前行业趋势(如大型语言模型)正向类似“模型集群+约束机制”的方向发展;

新功能添加速度:可验证AI加速新功能开发,同时确保安全性,如通过V&V&V框架实现快速迭代。

运营与商业化

客户反馈:自动驾驶技术已从“概念”变为“现实”,客户热情显著提升,尤其是对长距离路线(如沃思堡-凤凰城)的兴趣;

远程协助:按计划推进,目标比例1:20,目前进展符合预期;

定价策略:预计“驾驶员即服务”模式定价65-85美分/英里,低于当前人类驾驶成本(1美元/英里),并有望随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提高。

合作伙伴与供应链

OEM合作:沃尔沃年底前交付20辆开发卡车,2027年开始使用其生产的带冗余系统的卡车;佩卡要求驾驶座安排观察员,待生产部件到位后可取消;

硬件合作:Fabrinet负责第二代硬件(2026年,成本下降),大陆集团负责第三代硬件(2027年,基于Thor SoC,集成光学系统),大陆集团重组对合作无影响。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对公司技术领先性(可验证AI路径)、业务进展(路线扩展、夜间驾驶、硬件迭代)及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强调长期战略聚焦于通过技术创新(硬件成本下降、软件迭代)和模式创新(硬件即服务),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不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卡车公司将难以竞争”的市场格局。

查看业绩会议全文

来源: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