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未明确提及具体日期
主持人说明:
摩根士丹利航空航天防务分析师Kristine Liwag主持,邀请波音CEO Kelly Ortberg参与,聚焦波音公司业绩与战略讨论。
管理层发言摘要:
Kelly Ortber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回顾上任一年多来的挑战(如普吉特湾员工停工、股权融资、关税环境),强调公司在应对宏观动态同时推进内部变革;认为企业文化转型取得进展,但仍需持续努力;将波音定位为“国家资产”,强调其成功对国家和行业的重要性。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2025年自由现金流:预计使用约30亿美元,第三季度可能有7亿美元与DOJ和解相关付款;
2026年自由现金流:未直接提供公司目标,市场共识约55亿美元;
长期目标:基于737(50架/月)、787(10架/月)等生产速度,自由现金流目标100亿美元,实现时间取决于产量提升和防务业务稳定。
关键驱动因素
现金流主要受生产交付量驱动,良好交付对应改善的现金流;
7亿美元DOJ和解付款可能影响短期现金流,但属一次性因素;
长期现金流改善依赖于737、787产量提升,777X及MAX变体认证与量产,以及防务业务利润率恢复。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商用航空:
737 MAX:当前产量38架/月,计划年底前提升至42架/月,供应链库存可支持该提升;长期计划逐步提升至47架/月及以上;
787:当前产量7架/月,近期将提升至8架/月,计划明年达10架/月;查尔斯顿工厂扩建中,2028年完成以支持更高产能;
777X:5架测试机投入测试,飞机及发动机无新技术问题,但认证进度落后于计划,需解决TIA授权问题,仍计划2026年投入使用;
737 MAX 7/210:防冰解决方案设计取得进展,认证从2025年底推迟至2026年,计划明年完成认证并交付。
防务业务:
Steve Parker自2025年7月起领导BDS,聚焦固定价格项目风险管控,与客户重新协商合同基准(如T7、VC25B项目);目标将防务业务利润率恢复至高个位数水平,优化新业务合同结构以避免大额亏损;
圣路易斯工厂曾发生罢工,已与工会达成初步协议,员工投票后有望恢复生产,对财务影响有限。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供应链健康状况:不同供应商生产速度差异大,部分供应商已达40-42架/月以支持未来产量提升,部分大型供应商通过消耗库存降低当前产量;
库存管理:MAX生产存在过量库存,将用于缓冲产量提升过程中的供应链波动,预计在47架/月产量水平时库存与供应链趋于平衡。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2026年)
生产速度:737 MAX年底前达42架/月,787明年达10架/月;
认证与交付:推进737 MAX 7/210、777X认证,确保按计划交付;完成787顶点审查以支持产能提升。
中长期战略
产能扩张:787通过查尔斯顿工厂扩建支持更高产能(目标12-14架/月);
防务业务:聚焦固定价格项目风险化解,推动利润率恢复至健康水平;
企业文化:持续推进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落地,通过员工调查跟踪进展,目标彻底扭转文化。
五、问答环节要点
定价与订单
贸易协定推动大额订单(如卡塔尔、英航、韩亚),部分为意向订单需转化为正式合同;定价受供应链通胀压力和机型升级(如787、MAX更大变体)支撑,与贸易需求关联度低。
生产与认证
737 MAX产量提升至42架/月需通过FAA顶点审查,当前6项KPI中仅返工指标偶有波动,整体进展顺利;
777X认证面临TIA授权延迟问题,新任CFO将评估进度延误对财务的影响(因项目处于远期亏损状态)。
防务业务
Steve Parker推动固定价格项目合同基准调整,T7、VC25B等项目取得进展;目标消除数十亿美元EAC问题,聚焦正常开发风险管控。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债务偿还为资产负债表首要任务,需通过产量提升和业务改善生成现金流以降低负债;
1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目标无结构性障碍,但实现时间取决于产量提升节奏和防务业务改善。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方向:持续推进生产速度提升(737 MAX、787),解决777X等项目认证问题,推动防务业务利润率恢复;
公司愿景:重塑波音作为“国家资产”的地位,制造世界一流飞机,解决军方复杂问题;
战略重点:以生产交付为核心,兼顾企业文化转型与供应链优化,通过团队协作实现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