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未明确提及具体日期,为高盛Phoenicopian科技大会期间
主持人说明:
由高盛半导体分析师Jim Schneider主持,目的是邀请楷登电子(Cadence)首席执行官Anirudh Devgan讨论公司业务,重点包括人工智能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应用及行业趋势。
开场包含前瞻性陈述免责声明,提示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测存在差异。
管理层发言摘要:
Anirudh Devgan开场表示对参会感到荣幸,后续围绕公司战略、技术优势及市场展望展开详细阐述。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收入: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约15%;
利润率:2025财年营业利润率约44%,“40法则”指标达50%以上;
知识产权(IP)业务:去年增长30%,2025财年预计保持良好增长;
业务结构:约45%收入来自系统公司,55%来自半导体公司。
关键驱动因素
收入增长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芯片需求(基础设施AI、物理AI)、芯片复杂度提升及客户研发投入增加推动;
利润率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及高附加值产品(如AI驱动的EDA工具)占比上升。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EDA业务: 核心优势领域,拥有最广泛产品组合,3D IC设计工具Allegro占据市场多数份额;
SDA(系统设计与分析)业务: 通过收购Hexagon设计工程部门(含Adams、Nastran等工具),在热学、电磁学、多体动力学仿真领域布局,聚焦汽车、无人机等物理AI市场;
IP业务: 近年加大投入,通过有机开发(DDR、PCIe、UCIE)与并购(Rambus HBM、ARM Artisan基础IP)结合,业务规模约7-8亿美元。
市场拓展
客户结构: 半导体客户(英伟达、博通、AMD等)与系统公司(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汽车厂商)并重,头部客户集中度高;
区域市场: 中国市场占比10%-11%(较几年前17%下降),目前已恢复稳定,第三季度业务回归正常。
研发投入与成果
核心聚焦计算软件(CS+数学),应用于EDA、SDA、AI三大领域;
人工智能应用:推出五大AI平台,提升设计PPA(功率、性能、面积)达10%-15%,加速设计效率。
运营效率
客户芯片设计生产力提升显著:20年间芯片设计效率提升100倍(从四五百人4-5年到40人6个月完成CPU设计),AI预计将再提升10倍。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年及以后)
维持收入复合年增长率15%左右,营业利润率稳步提升;
重点提升在英特尔、三星的市场份额,弥补历史短板;
IP业务持续增长,目标成为AI及3D IC领域关键供应商。
中长期战略
技术路线: 聚焦摩尔定律下的先进制程(3nm→2nm→1.4nm→1nm),预计未来10年面积缩放持续有效;
市场布局: 瞄准三大AI浪潮——基础设施AI(数据中心)、物理AI(汽车、机器人)、科学AI(生物仿真);
增长驱动: 依托AI工具提升客户研发预算份额(目前约11%),目标随客户研发投入增长进一步提升。
五、问答环节要点
AI在EDA中的应用
区分“设计for AI”(助力客户构建AI芯片)与“AI for设计”(AI优化EDA工具),强调AI提升设计PPA而非蚕食业务,因芯片设计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未来5年预计达1万亿晶体管/芯片);
市场趋势
芯片设计活动加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汽车厂商自研芯片趋势明显,预计2030年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2000亿美元(1.2万亿美元),2035年达25000亿美元(2.5万亿美元);
中国市场:经历短期出口管制影响后已恢复稳定,需求良好,主要来自汽车、机器人等物理AI领域客户。
竞争与战略
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在EDA广度及SDA布局,需补强IP业务及英特尔/三星合作;
定价策略:基于价值定价,通过AI工具为客户创造效率提升,获取更高研发预算份额。
业务协同
EDA与SDA协同:芯片与系统设计融合加速(如手机热仿真、数据中心系统优化),AI进一步推动跨领域协同。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强调楷登在半导体及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地位,核心战略是聚焦EDA、SDA、AI三大领域,同时补强IP业务及重点客户关系(英特尔、三星);
长期目标是维持“收入增长+利润率”双提升的复合增长模式,实现类似过去10年的EPS增长,成为投资者可长期持有的“价值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