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目的: 讨论Structure Therapeutics公司在GLP1及相关领域的研发进展、 pipeline布局及未来战略规划。
主持人说明:
由摩根士丹利美国生物制药分析师特伦斯·弗林主持,介绍会议目的及参会管理层(公司CEO雷蒙德·史蒂文斯)。
管理层发言摘要:
雷蒙德·史蒂文斯强调公司核心使命为“研发具有变革性、能惠及大众的可及性药物”,当前聚焦GLP1领域,拥有Aleniglypron(口服GLP1小分子)、口服胰淀素小分子等管线项目,注重药物联合使用能力。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暂无信息
关键驱动因素
暂无信息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GLP1领域: 领先项目Aleniglypron(口服GLP1小分子)处于IIb期临床,分为Access(120mg剂量)和Access 2(180mg、240mg剂量)两项36周研究,采用每四周一次的剂量递增方案以优化耐受性,预计2025年底同时读出数据;已完成的IIa期研究显示6.2%-6.9%体重减轻,不良事件停药率低。
口服胰淀素领域: 首个口服胰淀素小分子药物(2671)为DACRA(双重胰淀素降钙素受体激动剂),计划2025年底进入临床,目标为每日一次口服给药,具备单药治疗潜力及与GLP1药物联合使用前景;公司同时布局Dacres和Seras两类口服胰淀素小分子。
研发投入与成果
除GLP1和胰淀素外,关注GIP、GCg、胰高血糖素等靶点,已有相关领先药物,但优先推进胰淀素项目;开展多项临床前联合用药研究,如Aleniglypron与口服胰淀素的协同效应。
启动额外临床研究:包括注射剂转口服药物的“转换研究”、40周身体成分研究、2型糖尿病高剂量(120mg及以上)研究,以支持III期设计及扩大适应症标签。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2026年)
2025年底完成Aleniglypron的IIb期(Access和Access 2)数据读出,重点关注180mg、240mg剂量的疗效(体重减轻)和耐受性,为III期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推进口服胰淀素小分子(2671)进入临床阶段;
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聚焦慢性体重管理适应症。
中长期战略
管线扩展: 计划将多个口服胰淀素小分子(包括Dacres和Seras)推进至临床,探索单药及联合用药潜力;
适应症拓展: 借助战略合作伙伴力量,扩展Aleniglypron等药物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肾病等更多适应症;
可及性与商业化: 强调“以患者可及性为核心”,通过与商业伙伴合作扩大药物覆盖人群,实现“以药物惠及人数衡量公司价值”的目标。
五、问答环节要点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问:如何看待肥胖症治疗市场口服与注射剂占比?
答:当前注射剂停药率高达50%,初级保健医生更倾向开具口服药物,预计70%市场将来自初级保健领域,口服小分子药物将推动市场增长。
核心管线临床进展
问:Aleniglypron的IIb期数据何时公布?与竞品(如礼来Orfaglipron)如何对比?
答:2025年底同时公布Access和Access 2研究数据;关键基准为Orfaglipron IIb期36周36mg剂量数据,III期因剂量递增方案(每四周一次)更可比;公司研究入组美国高BMI人群,基线特征与美国人口统计学一致。
问:口服胰淀素的开发目标是什么?
答:首个口服每日一次小分子,目标为“更好的体重减轻选择性和耐受性”,参考诺和诺德cagrolinatide(DACRA)及礼来loralinotide(选择性胰淀素激动剂)的临床数据,探索单药及与GLP1联合用药潜力。
战略规划与合作
问:是否考虑合作推进III期及商业化?
答:公司可独立开展慢性体重管理III期,但需合作伙伴支持扩展多适应症(如糖尿病、肾病等);当前聚焦年底IIb期数据,持续与潜在战略方沟通。
六、总结发言
雷蒙德·史蒂文斯强调“肥胖是全球流行病,患者亟需多样化治疗选择”,口服小分子药物是解决可及性的关键,公司将持续推进Aleniglypron、口服胰淀素等管线,通过临床开发与合作实现“为大众提供变革性药物”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