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2025年8月7日
主持人说明:
介绍会议目的,回顾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展望未来战略;强调安全港声明及非GAAP指标使用。
管理层发言摘要:
Stephen Sanghi(CEO):表彰全球18,000名员工在减薪、无奖金情况下实现出色季度业绩;强调库存优化与三重效应(分销商销售回升、直接客户需求恢复、库存减记减少)推动增长。
James Eric Bjornholt(CFO):概述非GAAP财务表现,包括10.8%环比收入增长及毛利率改善。
Richard Simoncic(COO):介绍航空航天、国防及AI领域的产品创新进展。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Q1收入:10.75亿美元(环比+10.8%),超指引高端550万美元;
非GAAP毛利率:54.3%(含1.286亿美元库存减记与产能利用不足费用);
库存天数:214天(环比减少37天),目标财年末减少3.5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2.444亿美元,净债务与EBITDA比率4.22。
关键驱动因素
收入增长由微控制器与模拟业务双位数增长驱动;
毛利率改善得益于库存减记减少(7,710万→预期进一步下降)及产能利用率提升。
三、业务运营情况
分业务线表现
微控制器与模拟业务均实现双位数环比增长;
航空航天/国防业务受益于全球军费增加,FPGA解决方案节能50%;
AI领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计获胜,AI编码助手提升客户开发效率40%。
研发与创新
推出成本优化FPGA(降本30%)及支持量子加密的嵌入式控制器;
32位微控制器工具兼容行业标准,降低客户使用门槛。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Q2 FY2026)
收入指引:11.3亿美元±2000万(环比+5.1%);
非GAAP毛利率:55%-57%,运营费用率32.4%-32.8%。
中长期战略
晶圆厂利用率逐步提升(12月季度启动),目标长期毛利率65%;
优先债务偿还(杠杆率目标1.5),暂缓股票回购。
五、问答环节要点
需求复苏性质
管理层强调当前增长源于库存消化而非关税拉动,亚洲订单加速影响有限(约800万美元)。
竞争定位
微控制器市场份额回升,通过工具兼容性与AI编码助手增强竞争力。
供应链动态
交货时间从4-8周延长至6-12周,因后端封装材料短缺,建议客户提前下单。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确认业务复苏趋势将持续,Q3-Q4预计高于季节性水平;
重点通过产能优化与产品创新推动盈利改善,重申长期财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