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说它尺度太宽,房企说它不讲义气。
记者丨李惠琳
房企与评级机构的“和平分手”,不停上演。
2021年下半年至今,标普、惠誉和穆迪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至少撤销了约70家内地房企的评级。
以穆迪为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百强房企中,有32家已经与之“分手”。
公开的理由,无非是 “出于商业原因” “系应公司要求”,又或是 “由于缺乏足够信息来支持维持评级”,几乎都是房企主动为之。
内地房企过去是境外高收益债发行大户,大规模的断舍离,加剧了穆迪在中国市场的不利处境。
一周前,穆迪中国被曝出裁员百人、关闭北上深三地办公室的消息。
虽未波及信用评级业务,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地产下行周期的双重影响下,它在中国的生意不好做了。
“外资评级的生意应该会冰封一段时间。”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认为。
1
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