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UOIA研究5年随访数据表明,相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百悦泽®用于治疗初治CLL患者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1%,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获批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在一线及复发/难治CLL新增患者治疗的领先地位
在1.5年的中位随访周期中,1/1b期研究320mg扩展队列积极数据显示,在新一代BCL2抑制剂sonrotoclax联合百悦泽®用于初治CLL患者的治疗中未观察到疾病进展,昭示了这种固定疗程、仅需口服的联合方案有望成为最佳疾病治疗选择的潜力
BTK降解剂BGB-16673的1/2期数据突显了该药物的潜力,包括用于治疗产生耐药的CLL患者和其他具有明显未满足需求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景
美国加州圣马特奥——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BGNE;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上交所代码:688235)是一家全球肿瘤治疗创新公司,今日宣布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暨博览会上展示了新的临床数据,通过百悦泽®(泽布替尼)在临床上不断取得的成绩和管线产品的积极进展,彰显出公司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领域的领导地位。
我们在ASH上展示的广泛的数据显示出百悦泽®作为CLL同类最佳治疗药物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凸显出百济神州在推进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领导地位。作为单药及同类最佳联合疗法的支柱药物,百悦泽®都展现出极大的治疗前景。百悦泽®联合我们在研的BCL2抑制剂sonrotoclax已展现出成为CLL一线治疗的巨大潜力——中位随访时间为19.4个月时,总缓解率(ORR)达到99%,最佳未检测到微小残留病(uMRD)率达到92%,且总体耐受性良好。这一联合用药方案有望带来比固定剂量V-O方案更好的疗效。此外,根据ASH上展示的数据,我们的在研BTK降解剂有望成为CLL和其他BTK驱动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同类首创治疗选择。百济神州已做好充分准备构建CLL治疗的未来,并将尽力满足全球CLL患者的需求。
中位随访期为61.2个月时,SEQUOIA研究数据表明,相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百悦泽®用于治疗初治CLL/SLL患者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1%(HR, 0.29; 95% CI, 0.21-0.40;P<.0001*)。54个月时,接受百悦泽®治疗的患者中,80.1%的患者仍保持无进展状态(95% CI, 74.3, 84.7),而接受BR治疗的患者中,只有44.6%的患者保持无进展状态(95% CI, 37.6, 51.3)。在60个月时,接受百悦泽®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5.8% (95% CI, 69.0, 81.3),而接受BR治疗的患者为40.1% (95% CI, 32.7, 47.3)。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研究中IGHV(一种预后生物标志物,表明患者的CLL可能更具侵袭性)未突变患者,相比BR,接受百悦泽®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9%(HR, 0.21; 95% CI, 0.14-0.33; P<.0001*)。百悦泽®的安全性特征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百悦泽®和BR的≥3级关注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AEI)包括感染(分别为30.0%和22.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5%;51.1%)、出血(7.5%;1.8%)、血小板减少症(2.5%;8.4%)和贫血(0.8%;2.6%)。使用百悦泽®治疗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7.1%,BR治疗组患者为3.5%。百悦泽®治疗组有20%的患者因AE而终止治疗;BR治疗组有13%的患者因AE而提前终止治疗。(摘要3249)
华盛顿大学副教授、Fred Hutch癌症中心副教授、创新者网络捐赠主席及Bezos家族免疫诊所免疫疗法医学主任Mazyar Shadman医学博士及公共卫生硕士表示:SEQUOIA研究长期随访结果证实,无论IGHV状态如何,百悦泽®相比化疗都会对初治CLL患者产生更持续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百悦泽®治疗带来的缓解程度加深,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伴计数未完全恢复比率达到20%左右,基于交叉试验的比较,这比典型的BTK抑制剂作为单药治疗疗效更好。此外,房颤和高血压等受关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该患者群体的背景风险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除百悦泽®外,百济神州还在不断推动强大管线以满足CLL患者的需求,其中包括:
Sonrotoclax(BCL2抑制剂):展示的1/1b期研究(NCT04277637)数据显示,sonrotoclax联合百悦泽®耐受性总体良好,在初治CLL/SLL患者中未报告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病例。49.6%的患者发生≥3级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最常见的(≥2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0mg剂量组为24%;320mg剂量组为23%)。中位随访时间为19.4个月(0.4–33.3个月)时,联合方案总缓解率(ORR)达到99%,其中包括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51%的患者IGHV未突变,20%携带TP53突变,9%携带del(17p))。联合方案治疗24周时,未检测到微小残留病(uMRD)发生率高且出现较早,缓解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至48周。92%的患者(n=112)达到最佳uMRD率。中位随访时间超过一年半时,320mg剂量组未观察到任何疾病进展。这一联合方案的数据正在接受注册性3期固定疗程CELESTIAL-TNCLL研究(NCT06073821)的持续评估(摘要1012)
BGB-16673(BTK CDAC):1/2期CaDAnCe-101 CLL研究(NCT05006716)数据表明,BGB-16673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患者群体中整体耐受性良好。在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中(包括具有BTK抑制剂耐药突变的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共价BTK抑制剂、非共价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也观察到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这些早期数据显示,BGB-16673有望成为CLL患者和其他BTK驱动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同类首创治疗选择。在CLL/SLL或WM队列中均未观察到房颤。
在CLL/SLL患者队列中,BGB-16673在200mg剂量下ORR达到94%。此外,在所有剂量组中,2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伴计数未完全恢复(CR/Cri)。57%的患者发生了≥3级TEAE。最常见的≥3级TEAE(≥1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0%)和肺炎(10%)。(摘要885)
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队列中,BGB-16673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达到26%。45%的患者发生了≥3级TEAE。最常见的≥3级TEAE(≥2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摘要860)
来源:百济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