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4000点,这次是不是不一样了?

用户头像
上证指数(SH000001)
   

(来源:复来指数投资)

2015年4月10日,上证指数那轮大牛市中首次收于4000点之前,时隔10年的今天,上证指数再次收于4000点之上。

empty

当时的口号是"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但之后行情很快见顶,所以这次一到4000点,有人就开始喊要跑了,其实从统计的角度讲,单次事件的发生证明不了什么,A股上4000点,并不能由此推出市场见顶。

4000点的A股,有没有见顶的迹象,我们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看,因为估值是大周期择时的重要指标,可以帮我们识别出市场在大周期级别的贵与便宜。

而且,以估值来决定我们的股票资产仓位,在市场低位保持高仓位,在市场高位只留低仓位,可以保证我们不会犯大错,只要能做到这点,很大概率是赚钱的。

判断的依据是核心宽基指数估值、温度计、风险补偿收益率、股债收益比这四个指标,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定量"地判断出市场估值高低位置。

1.核心宽基指数估值

核心宽基指数,是对A股市场代表性最强的指数,包括: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

指数宝里里已经计算出了所有指数的估值状态,其中,科创50估值很高,其他6只估值均适中。(注:估值状态分为五档,很低、较低、适中、较高、很高)

empty

2.温度计

温度计是我们自研的一个指标,它等于31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PE分位数和PB分位数的平均值的平均值。

温度计度量的是A股市场所有行业板块的整体估值高低状态。它的取值范围为0~100%,指标值越低说明估值越低,反之估值越高。

下图是温度计的历史走势图(蓝线,左轴),叠加中证全指价格走势(红线,右轴):

empty

最新温度计值是70%,处于较高的位置。

2019~2020年那波牛市,温度计最高到50%多,上次温度计到70%,是2015年2月。

3.风险补偿收益率

风险补偿收益率是指,相较于无风险收益率(十年国债收益率),投资股票资产所能获得的风险补偿收益率有多高,它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场估值的高低情况。

风险补偿收益率 = 风险收益率 - 无风险收益率= 1/市盈率(PE) - 十债YTM

其中,我们选取万得全A指数来代表风险资产,也即A股,同时以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简称“十债YTM”)来代表无风险利率。

下图是风险补偿收益率的历史走势(蓝线,左轴),叠加万得全A指数走势(红线,右轴):

empty

历史上,当风险补偿收益率小于0时,说明股票市场是极度高估的,当风险补偿收益率大于4%时,说明股票市场是极度低估的,往往对应历史级别的底部。

最新风险补偿收益率是2.6%,属于中性偏高的位置。

4.股债收益比

股债收益比代表的是投资股票的分红收益,是投资债券收益的多少倍,它度量的是股票资产相较于债券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

股债收益比 = 股票的股息率 /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当股息率大于债券到期收益率,也即股债收益比大于1时,此时股票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是明显高于债券资产的。

下图是股债收益比的历史走势图:

empty

历史上,股债收益比高于1就算低估了,高于1.1一般都对应市场底部,而最新的股债收益比还有1.74,处于历史高位。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高的股债收益比,并非因为上证50,而是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创历史的降到了1.8%这种低位。

从股债收益比看,目前估值很低。

进一步细看:

核心宽基指数中,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这三只的估值相对偏低一点,也即"中性偏低",特别是上证50,PE还只有12.36倍,股息率有3.15%,从绝对角度来说,这个估值是比较低的。

中证500中证1000的估值相对高一点,即"中性偏高",科创50自不必说,估值很高。

股债收益比的度量指数是上证50,代表大盘价值风格,估值很低。

温度计的代表指数中证全指,和风险补偿收益率的万得全A一样,度量的是全市场,而市场整体,主要是由广大中小型股票组成,换句话说,市场整体的较高估值,主要来自中小型股票。

综上,A股市场整体目前的估值状态是:中性偏高,并没有明确的高估见顶信号,因此还不用担心4000点太高,具体而言,中小型股票估值偏高,大盘股估值偏低,如果是稳健型投资者,在做配置时,可以更侧重大盘股,这样会安全一点。

来源:新浪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