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600123.SH)发布公告:刘海山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全部职务,离任后不再担任任何职位。这一变动距离其2022年6月掌舵兰花科创仅三年,原定任期本应延续至2027年。
此前(7月24日),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公示显示,刘海山拟任市属企业正职,预示其职业生涯即将步入新阶段。公司强调,此次人事变动不影响董事会运作与正常经营,但市场仍密切关注这家老牌煤企的未来走向。
01
刘海山:从矿工到掌门的30年煤炭路
刘海山的职业生涯堪称煤炭行业的缩影:
基层起步:1993年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他进入晋煤集团凤凰山矿,从综采队技术员一路晋升至副矿长,深耕生产技术与管理15年。
跨界历练:2017年调任河南晋开化工董事长,首次涉足煤化工领域;2019年回归煤炭主业,执掌晋圣公司、天安煤业等企业。
兰花时代:2022年6月出任兰花科创董事长,次年推动营收利润双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14.44亿元,净利27.58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达96%)。
争议与挑战:2023年莒山煤矿水害事故致4人死亡,刘海山被政务记过处分,暴露安全生产压力。
02
兰花科创:老牌煤企的转型阵痛
作为山西省首家上市煤炭企业(1998年挂牌),兰花科创坐拥沁水煤田腹地优质资源,煤炭储量达16.9亿吨,无烟煤占比超80%。但近年面临多重挑战:
1、业绩骤降: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减89%-93%,仅4000万-6000万元(上年同期超5亿元),扣非净利亏损1.4亿-1.7亿元。
◎主因煤炭价格下行叠加产能释放受限,股价三年跌17%,跑输行业均值。
2、债务激增:
◎为竞得山西寺头区块煤炭探矿权(耗资69.5亿元),公司新增借款66.73亿元,负债率飙升至41.8%。
3、争议收购:
8月初宣布以1.49亿元收购山东嘉祥港62%股权,引发市场质疑——标的2025年前两月净亏2.53亿元,但公司称此举可打通“北煤南运”物流瓶颈,降低运输成本。
03
高层震荡与战略转向
刘海山离任是兰花科创今年第三起高管变动:
◎2024年8月:副总经理李建国(60岁)卸任;
◎2025年2月:副总经理李洪文、煤炭总工程师眭一平先后离职。
管理层更迭背后,公司战略正悄然调整:
◎产能扩张:新建玉溪煤矿(240万吨/年)及整合8座矿井,目标产能突破2000万吨/年。
◎化工转型: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在建,推动煤化工高端化。
◎新能源试水:布局二甲醚燃料、单晶硅项目,探索非煤增长点。
04
下一站:市属国企新使命
据晋城市委组织部公示,刘海山将出任市属企业正职。这一调动延续了山西国企高管“届中轮换”传统,其丰富的煤炭与化工跨界经验,或为地方能源集团整合注入新动能。
结语
刘海山的谢幕,是兰花科创“后煤炭时代”的注脚。当行业周期波动与安全环保压力叠加,这家老牌国企的转型之路注定崎岖。而新任掌舵者能否在债务高压与业绩寒冬中,带领公司穿越周期?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