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半年报:业绩承压现金流转好 同业竞争“交卷”大限迫近

用户头像
太极集团(SH600129)
   

empty

日前,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集团”或“公司”,证券代码:600129.SH)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8亿元、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7.63%、71.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亿元,上年同期为-3.57亿元;研发费用为1.37亿元,同比增加18.12%。

业内人士称,虽然太极集团现金流状况明显转好且坚持创新投入,但短期内业绩承压态势难改。随着2025年10月日益临近,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大限”近在眼前,后期关于同为国药集团旗下企业的中国中药(00570.HK)私有化的新进展以及国药集团或太极集团发布的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新公告,都值得高度关注。

上半年业绩承压

太极集团前身为始建于1972年的四川省涪陵中药厂,199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21年成为国药集团控股子公司。

太极集团以现代中药智能制造为主、麻精特色化药为辅,拥有9家中成药厂、2家化药厂、2家中药饮片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另有“桐君阁大药房”“太极大药房”两大零售连锁药房,业务涵盖医药研发、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中药材资源、国际健康产业等领域,现有员工1.2万人。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太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6.58亿元,同比下降27.63%。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8.42亿元,同比下降44.03%;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33.72亿元,同比下降9.87%;中药材资源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0.55%;大健康及国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0.95亿元,同比下降64.15%。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71.94%。

对于上半年业绩情况,太极集团分析称,受相关政策以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持续消化等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止咳类等主要产品销售同比下降,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利润指标下降。

同业竞争问题待解

一直以来,太极集团与间接控股股东中国中药以及与实际控制人国药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被市场长期关注。

根据太极集团2020年10月31日发布的公告,在中成药业务领域,中国中药的部分中成药产品与太极集团的部分中成药产品,如安宫牛黄丸、香砂养胃丸等,在产品类型、主要成分、适应症等方面基本相同,存在同业竞争情形。

在化学药业务领域,国药集团控制的现代制药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现代制药的部分化学药产品与太极集团的部分化学药产品在产品类型、主要成分、适应症等方面基本相同,存在同业竞争情形。

此外,在医药分销业务领域,国药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国药控股主要从事医药分销、医药零售和医疗器械业务,其中国药控股的医药分销业务在四川部分地区、重庆区域与太极集团的医药分销业务存在重合,构成同业竞争的情形。

2020年10月,中国中药及国药集团已就解决同业竞争事宜作出承诺,在对太极集团增资交易完成后的五年内,也就是2025年10月底前,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置换、资产出售、设立合资企业、变更主营业务、资产注入、委托管理等方式,逐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未来尽最大努力不新增同业竞争,公平、公正地对待旗下控股企业,不会利用本公司的控制地位作出有失公允的决定。若未来获得与太极集团构成同业竞争问题的新业务机会,也将按照上述承诺予以解决。

上述承诺公告后,业界多次传出中国中药的私有化传闻。2024年2月,中国中药公告披露了国药集团对中国中药的私有化要约。但在当年5月下旬,中国中药又发布公告称,因公司私有化先决条件未得到满足,撤销退市建议。

分析人士称,解决同业竞争,有助于太极集团明确自身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并可能借助国药体系的资源获得进一步发展。

聚焦“研发+营销”双引擎

太极集团披露称,面对业绩及成本承压的状况,公司坚定不移聚焦医药主业,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加强营销改革转型,强化运营管控等。

具体来看,一是推进营销改革,营销组织机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内部协调和终端动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实现学术推广体系战略升级,终端动销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优化布局全链贯通,着力打造GAP基地,聚焦中药材大品种经营,加快中药资源产业化发展。三是强化财务穿透管理,逐步构建覆盖“销、产、管、研”各环节的成本核算体系,着力合规风险管控,聚焦关键问题与重点任务,加强过程管控,提升经营管理效能。四是以数字化赋能全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以“一个AI数字化太极”规划为目标,加快数字化项目建设,推进数据运营及数据治理工作,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太极集团坚持创新,加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为1.37亿元,同比增加18.12%。

2025年,太极集团加快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提级市场营销活动,以临床价值为核心驱动学术营销转型,赋能临床决策与市场准入,挖掘大品种和潜力品种的临床价值,提升公司产品力;通过持续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高质量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加强与院士、国医大师、高等院校和中医药大学、学会和协会的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推进大品种二次开发、BD引进、新品创新等重点项目。

来源:东方财富网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