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加速转型,中国品牌正加速向国际市场突围。在此背景下,商用车龙头企业北汽福田汽车(60016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汽车”)抛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企查查信息显示,时代启航(青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9月25日在青岛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福田汽车全资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新公司成立之时恰逢福田汽车业绩表现亮眼之际。8月28日其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福田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03.7亿元,同比增长26.7%;归母净利润7.7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7.6%。
而在当下国内多个城市竞相吸引车企布局的背景下,福田汽车为何将贸易子公司落在青岛?
齐鲁财研社第1085期
福田汽车为何青睐于青岛?
公开资料显示,福田汽车成立于1996年8月28日,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更是中国首个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商用车企业。
目前,福田汽车的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0年位居中国商用车行业销量第一,连续15年保持中国商用车出口领先地位。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整车、零部件、金融、汽车后市场四大领域,拥有欧航、欧马可、欧曼、奥铃等知名产品线。
在泰国工厂投产、海外基地扩张的背景下,福田汽车为何选择青岛成立贸易子公司?
首先,青岛的物流枢纽功能持续提升,为汽车出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根据山东省发改委发布的信息,青岛正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构建贯通海陆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在2025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青岛位列全球第13位,持续领跑中国北方港口。
具体来看,青岛已形成“四港联动”的交通物流体系。
海向方面,青岛港(601298)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38万标准箱,集装箱航线达到230条,构建起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700多个港口的密集网络。
陆向方面,青岛成功获批建设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创新开行“青岛—塔什干”快速班列,换装时间由7天大幅缩短至1天。此外,TIR国际道路运输网络持续拓展,已常态化运行中俄、中吉乌、中哈3条线路。
空运方面,上半年,青岛机场累计开通运营客货运航线198条,持续强化日韩及上合区域的门户枢纽优势。
除了物流便利,青岛还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25年初,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计划指出,到2027年,全市整车产量将超过1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新能源商用车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200%。同时,青岛计划实现年产整车出口25万辆以上,加速培育产业链出海能力。
依托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青岛在汽车贸易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福田汽车选择在此布局,既能借助完善的物流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又可强化对日韩、东南亚等市场的辐射能力。
主业稳健、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除区位优势外,强劲的业绩表现与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也为福田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上半年,福田汽车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303.7亿元,同比增长26.7%;归母净利润7.77亿元,增幅达87.6%;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94亿元,同比增长415%。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福田汽车聚焦商用车主业发展,销量达到33万台,同比增长9.08%。同时,海外业务也在持续增长,销量达到7.85万台,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其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的结果。目前,福田汽车在全球布局了10个国内整车生产基地、8个零部件基地,并在海外建设了32个智能制造基地,形成了覆盖商用车全产业链的产能布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福田汽车在山东地区已形成深度布局。位于青岛110公里外的诸城生产基地,作为福田汽车的发源地,目前生产包括工程车、轻卡、微卡在内的多类商用车型。此次在青岛设立时代启航国际贸易公司,将与现有生产基地形成“前店后厂”式的协同效应。
从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其业务覆盖汽车销售、二手车交易、零部件研发与批发等多个环节,构建了“贸易+服务+研发”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这一布局不仅完善了福田汽车的产业链条,更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新的支点。
不过,全球化进程始终伴随着诸多挑战。国际市场波动、汇率变化、技术壁垒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都可能对企业的海外投资效益产生影响。
对于福田汽车而言,在借助青岛优势加速海外布局的同时,还需加强风险评估与应对,确保国际化战略稳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