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数据与行业新闻【本周大盘走势】
2025年8月11日-2025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涨1.7%,报3696.77点。创业板指涨8.58%,报2534.22点。深证成指涨4.55%,报11634.67点。福日电子(600203)近一周涨14.30%, 近一个月涨86.57%, 近一年涨192.64%。
【竞品行情回顾】
股票简称股票代码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实达集团6007341.03%-7.76%35.17%*ST波导undefined-0.58%5.50%3.60%传音控股688036-6.08%8.59%14.14%中兴通讯0000634.23%5.10%38.82%
【一周相关资讯】
公司新闻
概要:福日电子今日人气排名第10,收盘下跌8.76%,主力资金买入3.95亿元。过去一年,福日电子七次进入人气前10,持股两天的平均收益为3.04%。
概要:福日电子人气排名第6,股价上涨9.98%,主力资金买入7.42亿元,近一年进入人气前10次6次,单次收益平均3.49%。
概要:福日电子人气排名第7,股价上涨10.03%,主力资金买入9.35亿元。近一年内,福日电子5次进入人气前10,持股周期两天的平均收益为-0.01%。
概要:福日电子人气排名第5,股价上涨2.94%,主力资金买入4.63亿元。近一年内,进入人气前10次达4次,持股周期两天的平均收益为-3.33%。
股东追踪|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新进福日电子前十大流通股东
概要:福日电子2025中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显著变化:4位股东新进,4位股东退出,陈景庚自持股份减少12.34%。新进股东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67.3万股,占0.28%)及UBS AG(129.4万股,占0.22%)。退出股东中,摩根士丹利持有312.4万股(0.53%)等。主要股东持股情况保持稳定。
福日电子(截止2025年6月30日)股东人数为103812户 环比减少10.58%
概要:福日电子最新披露,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03812人,较2025年3月31日减少12280户,环比下降10.58%。
财报速递:福日电子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2208.44万元
概要:福日电子8月9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净利润2208.44万元,扭亏为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3.33亿元,同比增长0.42%。尽管实现盈利,但其近五年财务状况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和营运能力一般。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去年同期亏损9350.57万元。
福日电子半年度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0.42%
概要:福日电子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总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0.42%;归母净利润2208.4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成本为49.16亿元,同比增长2.56%。
福日电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208.4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概要:福日电子公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0.42%;净利润2208.44万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9350.57万元。
概要:福日电子人气排名上升至第4位,主力资金买入4.71亿元,今日收盘下跌1.92%。过去一年,该股进入人气前10三次,持股周期为两天,单次平均收益为-4.75%。
行业新闻
2025年3D打印行业新浪潮:消费电子驱动下的市场变革
概要:3D打印技术正迎来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应用领域广泛,涵盖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等。根据Wohlers Report,全球3D打印市场预计2024年规模达219亿美元,2030年将达115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预计为415亿元。该技术通过逐层堆积实现个性化与规模化的平衡,推动产业链的垂直分工与生态发展。
消费电子行业8月月报:苹果追加在美投资,关注硬件创新及果链估值修复
概要:苹果在美国追加投资,关注硬件创新和供应链估值修复。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预计未来仍将延续增长。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5Q2同比增长1.03%,而中国市场则下滑4%。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7.35%,成为电子元器件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3D打印、消费电子行业深度报告:3D打印在消费电子的6个落地场景(新材料、新设备、新应用、新企业)
概要:消费电子行业正推动3D打印技术向高精度和多材料方向发展,部分厂商已开始验证3D打印结构件和功能件。调研显示,尼龙、TPU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主要材料,HP和EOS等设备制造商加快定制化生产方案的提供。3D打印正逐步从技术迭代期向产业兑现期转变。
南方网评:话费变贷款,谁在给消费者设“隐形陷阱”?
概要:漫画家杨笑汝近日曝光被诱导签订话费分期贷款合同,引发社会关注。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营业员以“免费送礼品”等名义误导签约,损害合法权益。此现象源于营业员业绩压力与监管漏洞,导致消费者面临高额违约金和征信影响。解决问题需规范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强化内部管理,确保消费者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