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宗借款纠纷案,原告是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被告则是深陷债务危机的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已经不是西藏信托第一次与大型房企对簿公堂,曾经作为房企重要融资渠道的信托公司,如今正纷纷走向追债之路。
在信托行业持续压降房地产规模的大背景下,西藏信托背道而驰,2024年房地产业务规模暴涨131.69%。
西藏信托追债华夏幸福
华夏幸福作为曾经的中国房地产巨头,如今已是官司缠身。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近一年内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49则,其中案由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公告以12则居首,其中,新增的一家金融机构西藏信托尤为显眼。
从案件名称可以看出,这是西藏信托的一笔信托借款,借款人华夏幸福发生违约;目前,西藏信托正在追债中。
华夏幸福的债务问题已不是新闻,早在2021年初就不再“幸福”,发生信托产品违约,包括中融信托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踩雷。《某信托公司有4款华夏幸福的项目都已违约,资金链危机压爆华夏幸福!》
2021年10月8日:华夏幸福首次披露了《债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该计划针对的金融债务总额为 2192亿元,通过多种方式对上述债务进行重组和清偿,主要包括“兑、抵、接”等方式。
截至2025年7月31日,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公告称,《债务重组计划》中金融债务已签约实现债务重组的金额累计为1926.69亿元,减免债务利息、豁免罚息金额共计202.03亿元。
多款自营房地产变成不良
西藏信托在信托行业中一直存在感不高,属于较为低调的信托公司。然而,近年来却因为一系列追债事件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这或与其经营策略有直接联系。
在信托行业持续压降房地产规模的大背景下,西藏信托背道而驰,2024年房地产业务规模暴涨131.69%。
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西藏信托自营资产投向房地产业规模由2023年的零到2024年2.465亿元的突破;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业的规模,从2023年的35.34亿元增长至2024年81.89亿元,同比增长131.69%,占比从2.10%增至2.74%。
2024年,西藏信托信用减值损失从1226.18万元增长到5871.68万元,显示风险化解面临挑战。
西藏信托还通过自营资金接盘风险项目,形成“头年放贷、次年不良”的现象。
2022年,西藏信托用自营资产接盘重庆金科债权,当年年报显示还款情况“正常”,但2023年却变成了“不良”。
同样,2019年向河南元一房地产发放的贷款最初不是自营资产,2021年却用自营资金接盘,如今该笔贷款已成为“关注”/“不良”。
2024年底,西藏信托尝试打包出售包括河南元一、重庆金科在内的6.5亿元不良债权,但未曾见到出价方。目前,西藏信托是重庆金科的主要债权人之一,还是河南元一房地产控股股东,直接持股90%。
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多家大型房企陷入困境。金科集团也面临破产重整,总负债超1800亿元,西藏信托作为为数不多的信托机构债权人,在司法重整中的话语权有限,前景不容乐观。
信托公司曾与房企亲如盟友,如今却对簿公堂。
面对多家房地产公司的不良债权,西藏信托的风险处置之路依然漫长。法院门口,信托公司与房企的债务纠纷庭审才刚刚开始。
西藏信托的追债之路,正是整个中国信托行业在地产泡沫消退后的转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