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直”“飒飒平”! 隧道人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项目正式完工交付!

用户头像
隧道股份(SH600820)
   

近日,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程

圆满完成全部土建任务

项目正式完成移交

标志着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

主体工程顺利收官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内,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以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创新项目。

隧道股份(600820)上海隧道承建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程的2标、4标,涵盖2座工作井、6根区间隧道、2座地面配套科研建筑及其他附属工程。由于科研装置主体大部分将安装于地下,对于工程建设的震动控制、空间精度和环境条件要求极为严苛。

要为世界级的大科学装置项目

量身打造高要求、高精密度的隧道

隧道人拿了出看家本领

精准演绎隧道建设的「横平竖直」

「竖直」

工作井建设“笔笔直”

该项目五号工作井开挖深度达45.45米,创下建设时上海最深矩形基坑纪录。施工期间,每小时高达260立方米的出水量带来巨大施工挑战,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项目团队采用“双帷幕体系”,联合研发TRD-80E新设备,实现了90米地连墙垂直度控制在1/1000,磁悬浮墩柱沉降控制在1毫米的高精度施工目标。

「横平」

隧道掘进“飒飒平”

在三条并行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采用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盾构辅助驾驶系统的盾构机,在古河道地质中用精准纠偏操作,以最小1.8米近距离平稳下穿运营中轨道13号线的上行线、下行线、出场线,完成上海首次“三穿三”的轨道交通穿越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积极探索新工艺:采用钢桁架吊挂钢模板施工方法,使隧道结构整度控制在2毫米/平方米,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内在“精细”外在“靓丽”

为科研发展创造“硬空间”

在科研大楼幕墙施工中,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进行三向空间建模和受力分析,顺利完成异形玻璃及变截面蜂窝铝板安装,打造极具科技现代感的外墙造型。

室内装修和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科研团队需求,为科研人员打造高标准实验空间,实现科研功能与建设条件的高度适配。

装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吸引来自国内国外的各个领域的数千名科学家开展实验,给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带来前所未有的研究机遇。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