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杭州银行(600926)发布公告,中国人寿(601628)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完成对其所持全部杭州银行股份的减持。这标志着这段始于2009年、长达十六年的投资关系画上圆满句号。
一、稳健经营铸就价值投资
2009年,中国人寿首次入股杭州银行,此后两次增持,累计投资16.35亿元。2021年,在持股杭州银行长达12年以后,中国人寿开始陆续减持杭州银行股份,前后共进行了4次减持,累计实现投资净收益18.93亿元,加上历年分红,总投资收益率超过150%,这样的投资回报,在近年来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难得,证明了优质企业能够为长期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回报。
中国人寿获得丰厚投资回报的背后,是杭州银行长期稳健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90%,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6%,其中净利润延续了上市以来近20%的年化增长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9.50%(未年化),市净率在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76%的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超过520%。
杭州银行长期坚守“以经营质效为股东回报基础”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的信任。自上市以来,2024年度净利润较2016年度增长3.3倍,每股分红同样增长3.3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4倍,分红增幅约为上市银行均值的3倍。这种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体现了杭州银行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
二、增厚资本增强发展动能
2025年,杭州银行完成150亿元可转债转股,这是该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外源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9.74%,较年初提升0.89个百分点。完成转债转股后,杭州银行的资本基础更加夯实,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次可转债转股,也为杭州银行未来的业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充足的资本金将支持杭州银行加大对客户的服务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实力的提升将使杭州银行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市场挑战。
三、对市场影响有限
中国人寿此次减持是正常的市场化行为,作为持有杭州银行十六年的股东,中国人寿的退出是基于其自身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需要。从市场角度看,上市后原始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的常见现象,很多上市银行都经历过类似过程。
市场人士分析表示,考虑到中国人寿此次减持比例较小,此次减持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整体来看,短期资金面扰动不影响公司持续向好的基本面。
与此同时,市场其他机构投资者也在真金白银增持杭州银行。2025年年初,新华保险(601336)斥资43.17亿元受让了澳洲联邦银行所持杭州银行32,963.84万股股份,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也大笔增持杭州银行1.01亿股。不同投资者基于各自投资策略作出市场化选择,也表明优质银行股仍然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视和青睐。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当前依然看好并重点配置银行股。杭州银行是当前银行股资产质量和利润增长龙头之一,高ROE优势可持续,坚定看好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