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美国时间8月20日,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发布动态,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行走技术上的突破,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向“类人化自主决策”加速演进,产业将以“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未来能力边界有望拓展。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该行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Figure公开展示了不依赖视觉灵活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发布动态,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行走技术上的突破。通过强化学习训练,机器人行走更加稳健,在某些领域已达到超人水平,且能在无摄像头的情况下行走。同时,还测试了新的Helix步行控制器。此前,Figure也发布自主折衣视频,依托其既有Helix架构,仅通过新增专属数据集训练,便自主掌握折叠衣物这一复杂技能,其技术泛化能力的优势得到显著体现。
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推进升级迭代,各类突破性进展与优化成果层出不穷
该行认为,从运动控制到感知交互,从单一任务执行到多场景自适应,技术演进正朝着“类人化自主决策”方向加速迈进。无论是闭眼行走还是折叠衣物,对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力控精度及动作规划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如闭眼行走需精准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与关节位置反馈,实现厘米级运动误差修正;折叠衣物则需通过触觉传感器识别衣物材质硬度、褶皱分布,实时调整夹持力度,避免衣物破损或滑落。同时又需应对周围环境差异、形态变化等动态变量,做出自主决策与并有效执行,也侧面表明了触觉、算法以及数据积累对机器人技能拓展的重要性,即触觉反馈解决“力的精准控制”问题,算法实现“动态决策逻辑”,数据积累则为技能迭代提供样本支撑。
产业仍将维持“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态势
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靠大脑、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实现任务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结合“控制算法+精密部件”的设计逻辑,形成“大脑-算法-数据-部件”协同升级路径。场景层面,逐步从工业向家庭场景渗透,未来有望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能力边界。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