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冶炼资产或加速重估 维持稀土行业“增持”评级

用户头像
国泰海通(SH601211)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维持稀土行业“增持”评级。2025年8月22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日起,工信部于2012年公布的《关于印发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同时废止。相比于此前实行的政策,主要变化包括:细化冶炼分离总量控制管理、将进口矿纳入监管、强化监管颗粒度和追溯机制,建立超产惩罚制度、新增市场反馈和动态调整机制。该行认为管理办法落地后,国内供给端约束将实质性显现,进而催化行情加速。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管理办法落地后,供给约束将实质性显现

本次管理办法规定仅允许由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确定的企业进行冶炼分离,且将进口矿纳入监管。相较于2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基本思路一致,但是对冶炼分离企业的表述由“两大集团”变为“指定企业”,除集团外的民营冶炼分离企业可能受到明显约束,且后续可能通过冶炼分离白名单的形式进行管理。这意味着可能会导致部分中小冶炼分离企业的退出,该行认为管理办法落地后,国内供给端约束将实质性显现。

冶炼加工费加速提升,冶炼资产有望重估

据百川盈孚数据,8月初以来,中钇富铕矿(重稀土矿)加工费从0.15万元/吨上涨至1.35万元/吨。截至2025年8月19日,测算单吨冶炼分离理论净利润在1.4万元/吨左右,较年初提升近2万元/吨。未来若有冶炼分离白名单的落地,冶炼分离产能进一步向集团集中,冶炼利润有进一步扩长的可能,未来冶炼资产有望摆脱过去亏损状态,价值重估或持续。

供给&情绪催化,稀土价格上涨动力仍在

该行认为临近新能源汽车旺季,国内外企业补库需求较强,推动近期稀土价格加速上涨。本次管理办法施行后,对供给和情绪端均有较强催化,稀土价格上涨动力仍较强,板块有望继续表现,重点关注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大幅回落。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