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以资源匹配创新模式 打造企业资源高效协同新路径

用户头像
陕西煤业(SH601225)
   

2025年是集团“协同增效年”,陕西煤业(601225)深入落实企业发展部署,持续完善跨板块协同机制,以全链条资源整合推动效能提升。陕西煤业主动探索资源高效协同新路径,以资源精准匹配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以展示为窗口,以洽谈为通道,通过创新性举措实现资源高效协同再升级,探索出提升资源匹配质量、提高资源协同效率的高效协同新路径。

一、系统梳理增量需求,实现资源配置精准匹配

为打通煤炭板块内部资源协同堵点,公司组织各单位聚焦内部协作计划外增量空间,通过供需双向摸排构建精准匹配基础。一方面,要求需求方立足生产经营实际,全面提报 2025年产品、工程及服务增量需求,细化至具体品类、技术参数及规模预估;另一方面,引导供应方系统梳理可外延供给能力,重点挖掘特色产品、亮点工程及差异化服务优势。通过供需两侧全量信息的穿透式采集,为后续建立动态匹配模型、破解“供需错配”难题奠定数据基石。在全面归集供需两侧增量信息的基础上,公司实施“分类分级”精准匹配策略,按产品、工程、服务三大维度细化需求标签体系,建立供需双向匹配机制,确保各供应单位填报的可承接项目与需求方技术参数、交付周期等核心要素形成精准对应。同时突破传统定向分配模式,通过“一对多”市场化竞标机制激发供需双方主动适配动能,推动资源配置从“单向匹配”向 “双向选择”转变,为后续组织现场洽谈提供精准对接支撑。

二、首次打造“供需展览+合作洽谈”模式,提高资源协同效率

陕西煤业首次打造“供需展览+合作洽谈”模式,以“场景化展示+精准化对接”为核心,打破传统会议单向沟通局限,通过搭建沉浸式互动平台,着力提升资源协同效率。

在场景化展示方面,公司采用“双展台矩阵+多维呈现”布局,精心规划供应方18个主题展位与需求方14个特色展区,构建供需双方“面对面、零距离”的展示空间。供应方展台以实物陈列、技术演示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产品性能与服务优势;需求方展区则通过图文展板、项目路演等方式,直观呈现生产运营中的资源缺口与技术需求。这种场景化展示将分散的供需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可感知的立体呈现,通过沉浸式体验缩短信息对接周期,为资源协同响应速度按下 “加速键”。

在精准化对接层面,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对接”与“一把手全程介入”机制,打通资源对接决策堵点,以高层决策与专业化流程推动合作意向从洽谈、磋商到落地的全周期提速。自由洽谈环节注重“精准匹配”,开放专属洽谈区,依托前期供需两侧增量信息归集结果,为参会者提供自由交流空间,供需双方专业联络员现场梳理合作要点,协调信息壁垒、渠道不畅等阻碍,快速识别并标记潜在优质合作意向,各单位一把手亲临现场,大幅缩短供需对接决策链条,推动快速达成合作意向。针对技术复杂度高、合作模式存疑及多供应商竞争的重点项目,设立专项磋商会谈区并构建闭环推进机制,通过组织技术专家及决策层开展联合攻关,同步依托高层决策权限现场统筹协调跨部门资源,打通方案论证与决策实施链条,实现优质资源与战略项目的高效精准配置。对磋商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举办主会场集中签约仪式,全面提速供需对接落地效能,现场完成95项合作签约,涉及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达成意向金额 6.78亿元。

陕西煤业通过打造创新路径,为高效协同工作带来突破性实践启发,为后续资源协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持续释放内部资源整合效能,达到了“解决一类问题、实现一次提升”的目的。以协同为纽带,激活全域资源潜力,在产业变革中筑牢竞争优势,以全方位的协同联动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