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海铁智联系统上线,打造可感知的供应链服务体验

用户头像
广州港(SH601228)
   

为积极推进落实广州市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港口与铁路数字化建设,近日,广州港(601228)集团与广铁集团携手构建的广州港海铁智联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双方在深化“港站一体化”运营模式、加强数字化协同、共建“前港后站、无缝衔接”现代化物流枢纽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份,广州港海铁联运完成量同比增长18.52%。

打造可视平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海铁智联系统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采用“客户端+业务端”双轮驱动的系统架构,通过供应链要素集成思维,全面重塑客户体验,持续提升客户价值。

empty

海铁智联系统“客户端”可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支持客户在线下单、进场作业申请、货场作业进度、集装箱存量、运输动态实时查询等功能,成功实现从“作业”到“运输”的全流程信息数字透明化。相较以往微信及电话沟通下单、信息滞后易出错的旧模式,海铁智联系统不仅规范了物流多式业务的操作过程,还让客户直接成为全程可查、可预知的物流“掌控者”,有效解决了信息延迟与协调难题,便于提前安排后续生产与配送计划。

empty

重塑运营流程,跨系统协同提质增效

广州港集团与广铁集团共同创新场站一体化运营管理,探索业务数据互通互联,推动跨系统、跨环节的高效协同,助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此,广州港不断深化内部协同,全力打造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全面整合GZTOS系统、码头操作系统、国铁CTIS 3.0系统、云堆场管理系统及物流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等多套核心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的无缝链接与共享,构建起覆盖多式联运全链条的数字化协同网络。

empty

其中,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实现了业务、操作、商务三大核心职能的一体化集中管理,系统性重塑传统割裂流程,构建起从“订单生成—现场调度—运输执行—在途追踪—商务结算”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

业务层面:客户下单后,系统智能分派任务,提升订单处理效率。

操作层面:指令精准下达,业务任务与现场作业无缝衔接、高效联动,降低货物中转时间。

商务层面:收入成本自动归集核算,告别人工对账易出错、耗时长的问题,有效压缩结算周期、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

打破信息孤岛,畅通物流链条

长期以来,港口与铁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存在“系统割裂、数据不通、流程断点”等痛点,严重制约海铁联运效率。为破解这一难题,广州港集团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交通物流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自在港口运营与铁路运输领域的资源优势,以共建共享为原则,着力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全链条数据互联。

双方依托广州港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及GZTOS系统,通过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梳理并发布多式联运数据开放清单,成功打通港口码头与铁路运输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实现多式联运全流程业务数据的高效互联,构建起覆盖“海运—港口—铁路”的全流程可视化信息网络,以创新实践践行“交通强国”战略,助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