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代表参会。广州港(601228)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超作为重要港航企业代表受邀出席2025“丝路海运”圆桌会议,分享广州港推动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成果。
在主题为“区域合作框架下的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圆桌会议上,吴超分享了广州港集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港航贸深度融合方面的具体实践与思考。
吴超表示,广州港致力于打造价值创造型港口,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十五五”期间,广州港计划投资超200亿元,加快推进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南沙五期等重点项目建设,预计新增货物吞吐量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准箱。近年来,广州港大力推进“枢纽+通道+网络”体系建设,依托完善的“江-海-铁”多式联运网络,积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他特别介绍了今年成功打造的“东南亚海丝电商快线”“湘粤海丝”等全程物流产品,实现了湖南等内陆出口货源经南沙港高效直达东南亚主要港口。
吴超提出,数字赋能是驱动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目前,广州港已建成智慧港口体系和云计算中心,实现智能调度、策划、理货等100余项系统“上云”,推动多项业务“云委托”和全程可视化。同时,深度参与港航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与国际协同水平提升。此外,广州港正持续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拓展设备智能诊断、AI客服、智能物流方案等创新场景。
吴超强调,深化生态协同是实现多边共赢的关键。近年来,广州港与重要航运企业加强深度协作,通过提供个性化操作与信息互通保障,开通“车厘子快线”“南美金砖快航”“北美电商快航”等特色航线,显著压缩进出口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在区域合作方面,广州港构建驳船“共营体”模式,整合共享珠三角驳运资源,推动驳运单箱综合成本下降。同时,广州港着力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拓展港口期货交割品类,搭建“港运融”、“港贸融”等平台服务中小客户融资需求,推动港口功能全面增强。
最后,吴超表示,广州港完全赞同并积极响应《2025“丝路海运”厦门倡议》,始终秉持开放姿态,诚邀全球港航物流伙伴走进大湾区、走进广州港,携手“同舟出海”,共享发展红利,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港航动能。
本届论坛成果丰硕,发布了“丝路海运”十大建设成果、《2025“丝路海运”蓝皮书》、“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二期规划方案、《中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发展报告(2024)》等多项报告,以及第十五批15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首次推出“丝路海运”港航绿色评价体系。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署及联盟新成员授牌仪式,27家境内外单位和企业参与的10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14家单位成为“丝路海运”联盟新成员,进一步扩大了“丝路海运”的“朋友圈”和国际影响力。
据悉,“丝路海运”作为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开行近7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命名航线达148条,通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其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已被纳入国家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构成我国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