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阳智能(601615)在青岛成立了明阳瑞祥(青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据悉,此次布局并非孤立动作,此前在乳山、潍坊和济宁等地均有实践。
而青岛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其在山东的第4家新能源公司也正式落地。那么,这家“风电巨头”为何选择青岛?
“风电巨头”重仓山东
成立于2006年的明阳智能,总部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业务涵盖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开发运营,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前列。
从其近期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来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43亿元,同比增长45.33%;风机对外销售8.10GW,新增订单13.39GW,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收入124.80亿元,盈利空间较为可观。
追溯其与山东的渊源,则可以发现明阳智能在该省的布局早已展开。2021年,明阳智能在乳山成立了注册资本2亿元的乳山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在潍坊成立了旭易驭风一号(潍坊)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今年5月,又在济宁市嘉祥县成立了山东明阳塔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风电塔筒等金属结构制造与销售。
如今,明阳瑞祥(青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格日图,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业务范围涵盖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等多个领域。
而此次落子青岛绝非偶然,而是看中了青岛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
选择青岛
在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绿色能源”被列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
其中,以海上风电为主体,光伏、氢能、储能、海洋能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正在加速构建,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今年7月,《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明确提出要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
这一清晰的政策导向为绿色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注入了强劲信心,也为海上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所以说,明阳智能此次加码青岛,可谓是恰逢其时。
从产业适配性看,明阳智能作为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的企业,其技术路线需要直面海洋环境验证。而青岛拥有近海风能资源与港口物流优势,且正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海上风电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提供完整场景。
从产业生态看,青岛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领域集聚的产业集群,可与明阳智能形成技术耦合。例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氢能等跨界融合,正是明阳智能探索的新方向,而青岛在相关领域已有产业基础。
此外,在青岛即墨女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规划布局了风电装备制造、智能船舶制造、配套及预留发展区三个板块。其中,作为青岛唯一引进的风电整机项目,东方电气(600875)已在今年5月注册成立东方风电青岛新能源公司。
青岛还拥有已经落地投产的风电传动设备制造商青岛宝鉴、北方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商青岛汉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为青岛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填补本地产业链
不可否认,明阳智能在此落子能更好地贴近市场。
随着青岛及周边海域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明阳智能可以更便捷地提供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和支持,降低运营成本。
尽管青岛已经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早有布局,但明阳智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风电机组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仍能弥补本地产业链的不足。
在青岛2025年重点项目名单中,四大风电项目赫然在列,总规模达5000MW,以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已成为青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