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核电谭德超:以三维协作筑牢核安全防线

用户头像
中国核电(SH601985)
   

2025年,中国核电(601985)在上级单位统一部署下,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落实到一线”专项活动,以卓越核安全文化为引领,推动安全理念深入领导、管理和科研生产一线,积极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浓厚氛围。中国核电官微即日起开设“安全文化落实到一线”专栏,聚焦各单位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中识别风险、化解隐患的先进人物与典型做法,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安全文化融入日常、做到经常。首期推出海南核电维修一处负责人谭德超的实践故事。

“在维修领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依靠的是主动补位的担当精神、紧密协作的团队意识。”这是谭德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维修有效性提升难题,谭德超坚定推行“三维立体协作”模式:横向协作建立跨专业“一机一团队”机制,纵向协作打造“管理层-执行层”直通车,时间维度构建“经验传承链”。让维修有效性得到持续提升,推动安全文化在一线落地生根,更是逐渐培育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维修铁军”。

横向协作建立跨专业“一机一团队”机制。维修领域的重大或复杂缺陷处理往往涉及多专业、多环节,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必须紧密协作,打破专业壁垒。2025年3月,1号机组三号主给水泵控制机柜突发紧急缺陷,谭德超第一时间协同运行、机械、仪控专业组迅速响应,带领跨部门专业技术骨干对故障原因进行联合诊断并制定检修方案,通过多专业风险交底,避免“信息孤岛”的人因失误陷阱,最终精确定位到故障点并在2个小时内快速完成抢修工作,确保了机组的安全运行。事后复盘会上,谭德超总结道:“高效的团队协作是确保本次抢修工作安全与效率的关键所在。”

纵向协作打造“管理层-执行层”直通车。作为维修领域核安全文化推进大使,谭德超深知安全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上下贯通的共识。核电维修就像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每个专业、每个协作单位、每个生产一线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唯有高度协同、同频共振,才能奏出安全乐章。2025年6月,维修领域首届以“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协作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微党课大赛在谭德超的积极协调下成功举办,领域12家协作单位全部报名参加。此次大赛很好地传递了安全管理理念,是一次打造维修安全协作生态圈的良好实践,是一次管理层与生产一线在安全思想上的“双向奔赴”。

时间维度构建“经验传承链”。复盘和固化成果作为“一机一团队”机制全流程管控的关键一环,谭德超秉持“经验不分享就是浪费,教训不吸取就是隐患”的理念,组织建立各专业“维修经验反馈库”,将团队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文档,并通过“快速经验反馈”、“规程固化”、“维修大讲堂”等形式,让经验在团队中分享,让理念得到传承。近一年来,团队累计贡献经验反馈案例123个,形成技术报告51份,编制生效维修预案122份,真正实现了“技能留给个人,技术留给团队”的初衷。

核安全文化建设没有终点。以谭德超为代表的维修铁军长期扎根一线,推动安全文化融入科研生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核电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当每个人都成为协作链条上安全牢固的一环,切实发挥“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的作用,当“绝对责任”成为自觉,“最高标准”成为习惯,“体系运行”成为方法,“经验反馈”成为文化,核安全防线将会坚不可摧。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