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环科技与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嘉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框架协议》,为南疆产教融合再添新支点

用户头像
嘉环科技(SH603206)
   

9月12日,在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嘉环科技(603206)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产教融合座谈会上,双方共同签署了《嘉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框架协议》,为南疆地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的“校企协同”样本。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彭宗祥,副院长绍伟、孟琦,嘉环科技产业学院业务部总经理丁琳琳、解决方案经理高文顶共同出席并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此次合作也为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在边疆地区的实施找到了具象化路径。

双向赋能:从“政策导向”到“发展必需”的共识

彭宗祥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签约,更是学校打破传统办学模式、主动对接产业需求的关键举措。”他指出,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正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通过与嘉环科技共建产业学院,学校能够引入企业的技术标准和项目经验,帮助学生摆脱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困境,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技术骨干,真正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人才引擎”。

丁琳琳从企业角度强调了合作的意义:“嘉环科技在数字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深刻了解行业对人才和技能的需求。我们不仅是输送资源,更希望与学院共同构建‘人才共育’的闭环——将数字化、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邀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导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产业前沿,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这既是对‘双高计划’的积极响应,也是企业扎根地方、回馈产业的责任体现。”

落地有声:让产教融合不止于 “框架”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嘉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为载体,打造一套“产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嘉环科技将开放企业的技术标准库、项目资源池,与学院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把实战内容融入教学;另一方面,学院将根据喀什地区数字经济产业链需求,定向设置专业方向,让学生从入学起就瞄准当地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企业实习 + 校内实训”的交替模式,练就“上手就能干”的硬本领。避免“培养的人用不上”的浪费,也为南疆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本土人才活水”。

未来可期:打造边疆产教融合新标杆

“我们要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做出不一样的产教融合样板。”谈及未来,彭宗祥与丁琳琳有着共同的期待。随着产业学院的推进,双方还计划建立“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一边跟踪毕业生在企业的成长轨迹,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一边收集企业的最新需求,提前布局新兴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让职业教育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这场跨越“校园”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为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探索出一条“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精准育人、区域受益发展”的产教融合新路径。当课堂与产业无缝衔接,当人才与需求精准匹配,南疆的数智发展之路,正因为这样的“校企携手” 而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坚实。

嘉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

学院依托两大核心优势:一是企业在数字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二是背靠华为生态资源。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学院将把真实的企业技术、行业标准融入教学,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认证考试及就业服务等全链条支持,帮助学生接触前沿技术,精准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区域数字化人才生态的建设。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