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立案调查!又一光伏企业遭公开谴责

用户头像
*ST沐邦(SH603398)
   

(来源:维科网光伏)

近日上交所一纸纪律处分决定书,再度将*ST沐邦(维权)推至风口浪尖。会计差错、资金占用、财报错误,这家跨界光伏的玩具企业正滑向退市边缘。

8月6日,上交所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廖志远等予以公开谴责,直指公司存在重大会计差错、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多项违规行为。

监管风暴并非突如其来。就在数日前,这家已被“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刚公告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已被正式立案调查。

刚刚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据维科网光伏了解,上交所查明的违规事实令人震惊:2025年3月1日和4月30日,公司两次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自曝此前财务信息不准确。

更严重的是资金挪用问题。2024年2月至2025年4月期间,*ST沐邦将募资款预付给项目施工方等关联供应商,资金经多次划转后最终流入控股股东账户。这些资金随后以“往来款”形式部分转回公司,用于偿还借款等非募投用途。

截至2025年6月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余额3526.25万元,合计8131.88万元。这些巨额资金往来均未按规定披露。

据此,监管利剑随之落下。除公司主体外,实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廖志远、关联方江西豪安能源及张忠安、时任财务总监汤晓春和董秘刘毅均被公开谴责。

然而,此次公开谴责只是*ST沐邦监管危机的“第二季”。7月25日,公司因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证监会立案,同时收到江西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资金链已岌岌可危。6月26日公告显示,因拖欠施工方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5928.59万元工程款,公司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今年7月又因民间借贷纠纷,子公司募集资金专户9746.59万元被司法划扣。至此,公司募集资金账户累计被划扣2.28亿元,冻结资金2686.27万元。

激进扩张后的光伏危机

*ST沐邦前身为玩具制造企业,2015年12月登陆上交所。2022年以9.8亿元收购豪安能源跨界光伏,形成 “玩具+光伏”双主业结构。

跨界后公司开启疯狂扩产模式。2022年7月与广西梧州签约,计划投资52亿元建设10GW TOPCON电池项目;2024年1月启动安徽铜陵5GW电池片及切片项目(一期投资35亿元);2024年3月宣布在山西忻州斥资40亿元建设16GW N型单晶硅棒项目。

然而,这些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梧州项目原定2023年3月投产,但截至2024年3月,5条生产线设备虽到场却未有实际投产。此外,安义县、鄂城区框架协议则被终止。

业绩持续恶化 一季度毛利率暴跌

光伏产业的豪赌并未能扭转*ST沐邦的业绩颓势。

2024年,*ST沐邦营收仅2.77亿元,归母净利润巨亏11.62亿元。因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于2025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进入2025年,*ST沐邦经营持续恶化。一季度,公司营收仅为6027.79万元,同比大幅下跌59.28%;毛利率更是暴跌至-91.14%,归母净利润亏损9948.61万元,同比下滑18.56%。

公司解释称,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叠加电费、坩埚等成本上升,导致毛利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预计续亏1.48亿-1.80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动比率仅0.36,速动比率低至0.28。这一数字意味着*ST沐邦的资本困局已难凭自身力量破局。

截至8月6日,*ST沐邦股价收报5.44元,市值24亿元,年内累计下跌约八成。面对立案调查、公开谴责及持续经营亏损,2.64万户股东正等待公司的最终命运。

来源:新浪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