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为科技(603496)(股票代码:603496)对外披露重大并购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结合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上海数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数珩”)75%的控股权。这起并购不仅是A股市场首次出现上市公司收购AI RaaS(Result as a Service,结果即服务)标的的案例,更让在AI RaaS领域深耕多年的上海数珩从幕后走向台前。作为国内较早探索AI RaaS模式且实现规模化盈利的企业,上海数珩的发展轨迹不仅彰显了其行业前瞻性,更预示着AI RaaS正成为AI技术落地产业的终极路径。
上海数珩:AI RaaS赛道先行者
当前AI应用领域普遍面临“技术亮眼却盈利艰难”的困境,多数企业仍困在“技术研发—工具输出”的单一循环中,而上海数珩早已凭借对AI RaaS模式的敏锐洞察,走出了“技术落地与商业盈利双向驱动”的差异化道路,坐稳赛道先行者席位。
从技术布局的节奏来看,上海数珩的先发优势尤为突出。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数珩,在2022年便率先启动可本地部署的S-GPT大模型研发,并于2023年3月完成本地化落地——这一进程远超同期行业水平,彼时不少企业仍将重心放在大模型参数竞赛上,尚未触及“本地化部署+行业化适配”这一落地关键。依托S-GPT大模型,上海数珩进一步搭建起覆盖多行业场景的AI应用体系:面向汽车4S店的智能交互机器人IRISBOT,可实时解答顾客咨询;针对企业培训的AI陪练系统,通过沉浸式场景模拟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为日化、家装行业打造的AIGC多模态模型,能生成广告级视觉内容;为金融行业定制的企业智库,则实现全量信息整合与智能查询。这些产品均直击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而非停留在“提供工具”的浅层服务。
更具行业说服力的是上海数珩的商业化实绩。在AI应用企业普遍盈利困难的当下,上海数珩近三年营收、利润及人均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打破了“AI应用难盈利”的行业惯性。以其服务的某头部日化企业为例,借助上海数珩定制的AI解决方案,75%的客户咨询实现AI自主应答,线上销售团队规模直接缩减70%——这种“可量化、可感知”的业务成果,正是AI RaaS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也为上海数珩的先行者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商业支撑。
AI RaaS模式:从“卖工具”到“买收益”
上海数珩的成功,本质上是AI RaaS模式对传统AI服务的颠覆性革新。这种以“可量化业务成果”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正彻底打破长期困扰AI行业的“落地难、客户付费意愿低”瓶颈,重塑行业商业价值逻辑。
不同于传统AI服务“按软件授权收费”或“按人力投入计价”的模式,AI RaaS要求服务商直接对客户的最终业务目标负责——只有在实际达成约定结果时,服务商才能收取费用,形成“包工、包料、包结果”的“AI服务总包”模式。这一模式将客户与服务商的关系从“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为“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客户无需为“不确定的技术效果”付费,只需为“实实在在的业务收益”买单,其认知也从“采购工具”彻底转向“购买收益”。正如一位接近恒为科技的行业人士所言:“传统AI服务常让客户陷入‘投入不少却不见回报’的困境,而AI RaaS直接将服务效果与客户的营收、成本挂钩,从根本上打消了企业部署AI的顾虑。”
更为关键的是,AI RaaS突破了传统数字化服务的利润池局限。数据显示,传统SaaS等数字化服务仅能覆盖企业1%-2%的利润池,而AI RaaS可深入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等核心领域,触达占企业收入20%-60%的核心利润池——两者的价值空间差距最高可达60倍,最低也有20倍。这种“利润池的跨越式拓展”,不仅让AI从企业的“辅助成本项”升级为“核心利润来源”,更为服务商开辟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行业趋势:AI RaaS成国家战略推动下成必争赛道
随着AI技术平权进程加速(例如DeepSeek R1等头部推理模型开源),单纯的算力竞争已难以构建行业壁垒,AI行业的竞争焦点正从“算力比拼”转向“场景落地”——而AI RaaS正是衔接技术与场景的核心抓手,被业内广泛认定为AI应用落地的“最终模式”。
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人工智能+行业”“人工智能+场景”战略的持续推进,正引导AI企业从“追求技术表层突破”转向“聚焦实际应用价值”。此前,AI行业多将重心放在模型参数提升、算力规模扩张等“技术显性指标”上,而随着政策导向向“场景化落地”倾斜,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唯有能解决行业实际痛点、创造真实价值的AI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恒为科技并购上海数珩的案例,正是A股上市公司首次将AI RaaS模式纳入核心战略布局,向行业释放出“AI RaaS已成必争赛道”的明确信号。
从技术发展逻辑来看,当大模型训练达到一定规模后,“算力投入与性能提升”的边际效益开始递减,而应用端的“场景化适配能力”成为决定竞争力的关键。不同行业对AI的需求呈现显著差异:金融行业需要AI实现“风险评估+精准营销”,制造行业需要AI达成“产能提升+质量管控”,教育行业需要AI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AI RaaS“按需定制、按果收费”的特性,恰好能满足千行百业的个性化需求,成为连接AI技术与产业场景的“最优桥梁”。正如业内分析人士所言:“2025年AI应用竞争的核心,将完全聚焦于场景落地能力,而AI RaaS正是这场竞争的核心赛道。”
“算力底座+场景落地”助推AI RaaS规模化普及
恒为科技此次并购上海数珩,并非简单的业务版图扩张,而是“AI算力基础设施能力”与“AI RaaS场景落地能力”的战略融合。这种协同不仅能进一步放大上海数珩的先行者优势,更将加速AI RaaS模式在各行业的规模化普及。
作为AI硬件基础设施领域的龙头企业,恒为科技已打造出涵盖正交液冷超节点、基于昇腾/沐曦/昆仑芯等国产GPU的AI一体机,以及云合智网智算交换机在内的国产算力产品矩阵,具备强大的算力供给能力与国产化适配实力;而上海数珩则在AI RaaS软件研发与场景落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双方携手后,将构建起“算力供给—模型优化—场景落地—价值交付”的完整业务闭环。一方面,恒为科技的硬件算力可通过上海数珩的S-GPT引擎、Langtree模型编排平台,转化为针对垂直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让硬件设备从“通用算力载体”升级为“深度融入业务流程的智能工具”;另一方面,上海数珩的本地化部署能力与恒为科技的国产化硬件相结合,能大幅降低客户每Token的使用成本,在金融、政务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强监管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
按照规划,自2025年起,上海数珩“数据支撑业务运转、业务反馈反哺模型迭代、优化后模型再升级数据价值”的三角循环飞轮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客户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将同步提升,在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成本将稳步下降,毛利率与净利润也将实现逐年提升。恒为科技与上海数珩的协同合作,不仅补全了恒为科技的AI战略拼图,更将为AI RaaS模式的行业推广提供“算力+场景”的标杆案例,推动AI行业真正迈入以“结果驱动”为核心的产业落地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