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嘉和(603666)10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接受5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公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规划和布局?
答:公司在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积极开展探索和布局,基于多年来在导航定位、多模态环境感知、深度学习、视觉技术、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的深厚积累,融合英伟达Groot N1等业界最新模型的能力,致力于打造具备泛化能力的具身智能技术平台。公司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经在电力高压场景进行了试用,在康养等赛道进行推广。未来将持续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应用”的发展战略,探索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行业应用。
问: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技术、商业化落地能力、供应链合作等方面。在技术层面,公司不仅具备扎实的机器人硬件开发能力,更在视觉技术、自主导航、多模态环境感知、AI算法、深度学习以及机器人驱动控制与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拥有深厚储备。在商业化层面,公司凭借在电力、轨道交通、商业清洁等多场景的长期实践,积累了深刻的行业洞察与市场化经验,并成功打造了模块化的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该平台赋予了公司高效的技术整合能力、对复杂行业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创新差异化产品的研制能力,从而能精准、高效地满足各行业需求。在核心部件上,公司通过减速器、电机等硬件上的深度定制方案构筑供应链壁垒;通过战略合作与自研相结合的策略,布局负责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的“大小脑”。这一系列优势将共同保障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中实现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商业应用。
问:近期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对公司业务有影响吗?
答:《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其中,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推动电力装备行业持续发展。另外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力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是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机器人在电力运维、巡检等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化。公司作为电力机器人领域的早期开拓者和市场领先企业之一,将积极把握市场机会,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电力机器人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问:公司参加2025华为全联接大会了吗,有无合作进展?
答:公司携电力人形机器人、室内操作机器人、轨道交通巡检机器人等多款具身智能产品集中亮相华为2025 HC大会。本次大会上,公司入选了华为云首批R2C(Robot to Cloud)协议合作伙伴。借助华为云R2C协议,公司与华为云依托“技术底座+场景实践”优势互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自身在具身智能技术方面的积累,重点围绕康养、巡检等多个典型场景,与华为云共同开发云端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与解决方案。
问:公司与交信(浙江)信息发展的战略合作情况?
答:2025年9月,公司与交信(浙江)信息发展(300469)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此次合作将聚焦公路智能运维场景,重点推动无人机、隧道智能检测机器人、服务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体的规模化部署,共同打造贴合行业需求的智能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赋能与场景落地的深度融合。
问:未来公司在电网领域的发展规划?
答:公司自2014年布局电力机器人业务以来,已成为行业早期开拓者和市场领先企业之一。电力行业业务是公司多年以来核心业务板块,除了持续推广并优化在变电、配电站所的操作、巡检机器人等成熟产品外,公司也会为电网客户提供涵盖智能监测、智能巡视、智能检测、无人机巡检,以及无人清洁等在内的全方位智能化设备与解决方案。此举将公司的产品与技术更深层次地融入电网生态的各个环节,推动电站无人化、专业化管理和精细化监控,并深化在输电、变电、配电等核心场景的应用。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继续探索电网行业的创新需求,致力于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问:电网机器人需求情况?
答:经过多年发展,电网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但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网智能化建设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电力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是当前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随着机器人在电力运维、巡检的应用逐步深化,以及机器人产品力的持续提高,中长期市场空间将持续打开。作为电力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将积极把握市场机会,积极推动经营业绩的持续改善;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太平养老基金基金公司--西部利得基金基金公司--长信基金基金公司--上海证券证券公司--中欧基金QFII--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