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江楚雅
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剥离亏损资产,海利生物(603718)业务持续优化业绩大增。
4月21日晚间,海利生物(603718.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2.59%;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172.28%。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瑞盛生物55%的股权,新增口腔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业务,并于第四季度实现合并报表,使得医疗器械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上升45.26%,成为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
同时,公司完成了对开曼药明海德30%非控股股权的出售,实现投资收益超过1亿元,导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此外,公司剥离长期亏损的杨凌金海“动保”业务,优化了业务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
同日,公司发布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79.3万元,同比下降12.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0.17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71.9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海利生物主要从事人用体外诊断试剂研究、开发和生产。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各种医疗试剂等。2016年,海利生物明确提出了“动保”+“人保”的双轮驱动战略。
此前几年公司业绩陷入了增长瓶颈。2021年至2023年,海利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3.47亿元、3亿元、2.4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85.67万元、1.22亿元、6287.02万元。
2024年,海利生物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一方面,公司出售子公司杨凌金海的股权进而剥离亏损资产,剥离“动保”业务。同时,公司也通过收购瑞盛生物55%的股权进一步聚焦“人保”业务,实现转型。另外,海利生物还出售了药明海德30%的股权。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通过重组剥离业务实现优化升级的海利生物财务状况变得更健康。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647.31万元,同比增长655.41%。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7%,同比下降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