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陈薇
武汉、广州两地国资,正在争夺休闲零食龙头良品铺子(603719)控制权。
8月13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控股股东涉诉讼进展公告,2025年7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轻工”)诉讼请求,其要求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宁波汉意”),继续履行双方2025年5月签订的协议,将其持有7976万股过户给广州轻工。
而7月18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7月17日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刚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国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8421万股转让给长江国贸。
股权争夺战的升级,为良品铺子的转型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股权争夺早在一个月前已经出现
良品铺子控股权的争端,早在7月18日已经显露。
当天,因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而停牌多天的良品铺子,突然发布了9条公告,其中不仅包括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也包括控股股东简式、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在控股股东简式、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均只提到,7月17日,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长江国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总计8421万股转让给长江国贸,股权比例占上市公司的21%。转让价格为每股12.42元,转让总价约为10亿元。
良品铺子还在公告中叙述了股权转让后,公司董事会改选等安排。
良品铺子相关人士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品铺子将基于长江国贸在食品供应链的优势,推动良品铺子转型,进行供应链能力互补,并未提及与广州轻工存在可能的股权纠纷。
其实,当天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进展暨股票复牌的公告》已经提到,当时广州轻工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了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这可能导致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广州、武汉两地国资均想入驻良品铺子
不过,随着良品铺子控股股东涉及诉讼不断推进,7月22日、8月14日良品铺子连续发布公告,让该纠纷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公告披露信息,广州轻工在诉讼请求中提到,要求法院判令宁波汉意继续履行2025年5月双方签订的《协议书》《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将持有的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的7976万股股份,按照每股12.42元的价格转给广州轻工,此外还需要支付协议约定的违约金500万元,以及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等,目前该宗诉讼金额已经超过10亿元。
广州轻工是广州市老牌大型工贸集团,旗下拥有555电池、浪奇、双鱼、三角、钻石等知名品牌。长江国贸的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业务规模在中部地区乃至湖北省内均位居前列。
良品铺子选择长江国贸的原因是:“当前零食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公司需要借助更强大的资源和平台实现突破发展。”
对此,华泰证券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长江国贸的供应链优势,可帮助良品铺子降低全国分仓布局成本;相比较之下,广州轻工的物流网络更聚焦华南,与良品铺子全国化甚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有出入,这可能是良品铺子选择前者的原因之一。而且,良品铺子作为湖北成长起来的快销品牌,武汉当地国资也更愿意争夺其控制权。
至于良品铺子为什么会陷入两家争夺控制权的境地,8月14日,记者致电良品铺子人士,对方没有回复。
股权争夺战或让公司转型更加不易
对业绩本已承压的良品铺子来说,控制权的争夺增加了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
“控股股东因为控制权争夺被诉讼,引发的纠纷很容易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干扰公司正常运营。”金杜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这会影响到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制定等,对于处于竞争激烈零食赛道、急需转型升级的良品铺子来说影响更是明显。
最新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预期亏损7500万元至1.0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源于产品及门店优化调整,线上渠道流量费用增加,以及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和政府补助同比减少。而今年第一季度,良品铺子不仅营收同比下滑29%,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季度亏损达3615万元。
此次引入投资者,也是良品铺子为摆脱盈利的颓势,希望尽快转型的尝试。原本良品铺子计划引入长江国贸,将其在C端的积累与长江国贸在B端优势形成互补,共同破解良品铺子目前的资源瓶颈,让食品全生态的战略更快落地,完成从“产品竞争”到“供应链生态竞争”的突破。
但这场控制权的争夺战,诉讼的加入可能将这一进程大幅放缓。目前,这场有关长江国贸、广州轻工对良品铺子控制权的案件尚未开庭。
监审:古筝丨监制:王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