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涉嫌财务造假,科创板企业思科瑞在9月19日和绝味鸭脖、复旦复华和创意信息一同被证监会实施了退市警告。
就在接到证监会处罚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思科瑞公开将主要组织、策划和实施虚构销售业务的公司时任分管市场部副总经理舒晓辉辞退,成为上述四家涉财务造假企业中,第一个对主要责任人进行明确处罚的企业。
思科瑞在9月23日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舒晓辉虽然从副总经理职务上离任,但其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并且间接持有公司84.01万股。
在短暂停牌一日后,思科瑞仅在复牌后当日股票大跌,到24日股价已经回升,相较于其他三家同期被ST的上市企业,市场给了思科瑞足够的包容度。
上市第一年,就虚增近千万元收入
思科瑞是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设备企业,主要产品是各类军用电子对抗设备、雷达、电信、通信系统,以及后勤装备、侦查设备、导航系统等。
公司在2022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根据证监会的公告,此次受处罚的财务造假事项,正是发生在2022年上市之后。
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显示,思科瑞涉嫌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以及不当确认收入。
其中,在当年12月,公司虚构一笔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赛狄信息 )336.65万元的检测业务。在未收到待检货物且没有真实开展检测业务的情况下,思科瑞安排人员生成对账单,并利用与赛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私人关系加盖对方公章,导致公司2022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336.65万元、318.81万元。
另外,在当年9月,思科瑞在还没有向客户佳缘科技(301117)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缘科技)交付检测货物,且未经对方确认对账单的情况下确认收入,使得公司在当年虚增收入246.93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
同时,思科瑞和佳缘科技还在2022年9月签署的两笔结算合同出现重大争议,涉及合同金额412.46万元。公告显示,虽然佳缘科技发现检测问题后提出异议,到2022年末这份合同结算金额仍有较大争议。但思科瑞在明知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仍确认收入,导致当年虚增收入412.46万元,以及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
综合下来,思科瑞2022年度报告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 万元,分别占同期营收的4.16%和利润总额的6.56%。而当年这两项业绩呈现分别为2.43亿元和1.06亿元。
这份虚报的年度财报,曾经给思科瑞带来股价大涨。在2023年2月末公布盈喜预告之后,股价一度达到70.57元/股,在正式发布年报的当年4月,思科瑞的股价也能超过60元/股。
然而直到2025年4月,公司才对上述财务虚报进行纠正,而此时仅在25元-26元/股价徘徊,市值较当时相比已经缩水超过一半。
2022年的虚假财务报告,使得思科瑞需要重新对之后两年的财务进行测算,从公告中可以看出,思科瑞之后持续更正了2023—2024年的财务数据,以调整其与2022年参照的财务数据准确性。
从军工检测到商业航空,3年业绩大起大落
证监会的公告中,也具体指明了责任人,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其中具体指明了时任分管市场部副总经理舒晓辉为主要责任人,其不但组织、策划了上述事件,还签字确认保证2022年财报披露真实性,对其本人予以警告及120万元罚款。
另外,公司董事长张亚、董事马卫东、财务总监涂全鑫也因未能勤勉尽责,被分别予以警告及各自80万元罚款,思科瑞公司则被处以警告及200万元罚款。
证监会公告后的第一个开盘日,思科瑞就宣布对舒晓辉进行辞退处理。同时,“披星戴帽”的思科瑞在随即的投资者会上表示,将在满足条件后尽快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作为一家提供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服务和军用设备及分系统的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的企业,思科瑞具有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以及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实验室认可。
其合作企业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等。近年公司重点放在商业航空领域,与海南文昌航天城管理局合作,与相关公司共同持股创立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海南)有限公司。
不过从财报来看,思科瑞近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稳定。今年的半年报显示,虽然营收同比增长81.67%,但总额仅在1亿元;上半年利润总额仅为5.39万元,而去年同期还亏损614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8.42万元,2023年同期数据则是亏损近247万元。
对比2022年更正财报后的9146万元净利润额,思科瑞上市以来的业绩波动可谓是“过山车”。
思科瑞的管理层表示,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一方面是军工行业整体需求回暖,军工行业的订单量有所上升,公司核心服务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业务承接订单量随之增长,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商业航空领域市场开拓的效果,实现新增多家覆盖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的军工集团下属重要院所及行业内知名企业客户,使得检测订单量增长。
不过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年度整体业绩目标,思科瑞管理层并未予以正面回应,仅表示会加大研发投入,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然而对于刚刚上市3年就因财务造假并被处罚的思科瑞而言,要促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首先要保证的必定是财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际上9月中旬以来,证监会连续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对资本市场更多参与主体敲响警钟。对于涉及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主体和个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零容忍”,近年以来有多家公司被行政处罚,有5家企业收到超亿元罚单。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9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