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介绍
会议时间: 2025年第二季度
主持人说明:
介绍会议目的,强调前瞻性声明及非GAAP指标使用;
提醒中国业务向分销商模式的转型已完成。
管理层发言摘要:
Marla Beck(CEO):强调转型战略成效,连续三季度超营收与EBITDA指引;
Michael Monahan(CFO):提升全年净销售额指引至2.85-3亿美元,调整后EBITDA指引至2700-3500万美元。
二、财务业绩分析
核心财务数据
Q2营收7820万美元(超预期),GAAP毛利率62.8%,调整后EBITDA 1390万美元;
耗材收入占比超70%,同比增长0.8%(排除中国后增长5.3%);
设备销售受宏观压力同比下降36.5%,活跃设备数增至35,193台。
关键驱动因素
耗材业务推动利润率扩张(调整后毛利率65.9%);
运营费用削减17.8%,库存优化至5920万美元;
中国分销模式转型及关税影响(预计下半年400万美元)。
三、业务运营情况
核心业务表现
Hydrophilic Booster(含PEP9)成为最畅销产品,Booster收入全球双位数增长;
美国非医疗渠道(单间SDS/日间水疗)增长显著。
市场拓展
EMEA耗材销售双位数增长,医疗渠道表现强劲;
中国完成分销模式转型,聚焦现有服务商过渡。
研发与创新
2025Q4将推出Hydrafacial后台产品及护肤系列;
2026年计划扩展SKU及头皮/唇部护理头新品。
四、未来展望及规划
短期目标(2025年)
Q3预期营收6500-7000万美元(季节性放缓);
通过价格调整(耗材提价5%)及成本控制应对关税压力。
中长期战略
深化“环绕治疗室”战略(耗材+设备+护肤品协同);
研发聚焦临床验证创新,拓展医疗美容渠道。
五、问答环节要点
设备销售压力:
宏观环境(利率/关税)抑制资本支出,但“好、更好、最佳”策略提升低价设备占比至37%;
中国转型影响:
分销模式毛利率较低但OPEX减少,2026年起经济效应显现;
忠诚度计划:
2026年重新推出,简化结构并整合护肤品/后台产品福利。
六、总结发言
管理层强调耗材业务的经常性收入优势及品牌全球影响力;
将继续执行成本优化与创新投入,聚焦长期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