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天津大学在北洋园校区举行校企合作平台与战略合作伙伴授牌仪式,为包括中金岭南(000060)在内的多家校企平台共建企业及战略合作伙伴授牌。仪式正值天津大学 130 周年校庆前夕,旨在深化产学研融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金岭南党委书记、董事长喻鸿出席并讲话,与其他企业代表、天津大学师生代表共同见证校企协同新起点。
仪式由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符银丹主持。天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天友在仪式上致辞。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百卅年来坚守 “兴学强国” 初心,以 “实事求是” 校训领跑新工科建设,此次授牌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了关键桥梁。
喻鸿指出,当前有色金属行业正处“绿色转型” 与“高端升级”关键期:“双碳”目标下,稀贵金属回收、烟气治理等技术突破关乎企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高端芯片等领域对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需求迫切。破解这些难题,不能靠企业‘单打独斗’或高校‘闭门研发’,必须打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闭环,这是中金岭南与天津大学及其他企业合作的核心价值。
中金岭南自2025年3月与天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与其以“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创新驱动、共赢发展”为原则,快速推进合作落地——双方签订的《余热资源与用热需求的动态匹配及高效回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已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该项目针对有色金属冶炼 “余热利用难” 的共性痛点,不仅将助力韶关冶炼厂降本减碳,更有望为行业提供“节能提效”的可复制方案,成为高校“智力优势”与企业“产业场景”对接的典型案例。
此次授牌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汇聚了多方协同力量。中金岭南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从三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务实攻坚搞科研”,聚焦绿色冶炼、新材料、智能装备领域联合攻关,推动实验室技术转化为生产线产品;二是“实在赋能育人才”,为天津大学师生开放全场景实践平台,双方联合培养产业急需的工程硕博与高级管理人才;三是“扎实担当做引领”,与其他企业共享技术成果,带动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未来,中金岭南将与天津大学持续深化协同创新,把合作“蓝图”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景图”。
最后,喻鸿代表中金岭南向天津大学致以 130 周年校庆祝贺,预祝合作结出更多“技术有用、产业受益、国家得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