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电工2025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新能源业务劲增40.60%成核心动力

用户头像
平安电工(SZ001359)
   

平安电工(001359)(001359.SZ)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8月26日,平安电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9.91%;扣非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1.52%。

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平安电工凭借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和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实现业绩逆势增长。其中,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同比大增40.60%,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

目前,平安电工正推进武汉、通城基地及研发中心等募投项目,总投资超7亿元,已投入3.14亿元。其中,新材料研发中心已投入655万元,研发平台功能正逐步完善。

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

平安电工是全球电力电工电热云母耐温绝缘材料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特种线缆、AI服务器、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电工电热云母耐温绝缘材料、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和玻璃纤维布及制品。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电工营业收入5.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4%,其中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收入达1.88亿元,同比增长40.60%,成为业绩主要增长引擎。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规,该政策将动力电池安全标准提升至“零容忍”级别。平安电工前瞻性布局的“多层级热失控阻断”技术形成完整解决方案,通过电芯级、模组级、系统级三级防护实现“不起火”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形成了新能源车热失控防护完整解决方案,走向集成化发展。此外,传统电力电工电热云母耐温绝缘材料业务仍占据54.41%的营收比重,实现稳健增长。

在盈利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达1.35亿元,同比增长29.91%;扣非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大增31.52%。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毛利率接近39%,与电工云母材料相当。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优化,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和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电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9313万元,同比大幅回升649.99%。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上期原材料集中采购因素消除,应收账款回款加快。公司整体财务结构稳健,总资产22.78亿元,净资产19.09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3.83%和3.80%。

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

研发投入方面,平安电工上半年研发支出24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保持在4%以上,同比略增0.96%,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依托云母基材优势,不断拓展“云母+”系列产品,覆盖新能源电池热失控防护、算力中心高频高速PCB基材等前沿应用领域。

其中,为满足AI服务器高频传输需求研发的石英纱/布产品已进入客户送样阶段,预计投产后将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累计获得美国UL、德国TUV等国际认证,并主导参与云母制品行业标准制定。

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平安电工的核心竞争力。从云母原料开采到绝缘材料深加工,平安电工已实现电力电工、新能源、玻纤制品三大业务协同发展。正在推进的“武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等募投项目,总投资超过7亿元。截至6月末,已累计投入资金3.14亿元。武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进度达26.12%,投产后将新增年产1.2万吨高性能云母制品产能。财报披露,新材料研发中心已投入655万元,研发平台功能正逐步完善。

平安电工表示,公司基于各应用领域发展技术进行“云母+”专项材料和技术的预研,持续开展技术改造和升级,持续巩固产品工艺技术护城河。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