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电投能源股份公司荣获2025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

用户头像
电投能源(SZ002128)
   

empty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正式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甘肃电投能源(002128)股份公司申报案例《合规、风控助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荣获“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

据悉,本次活动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财政部会计司、中国证监会会计司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全面考量上市公司对经济活动特性与风险识别的精准性、内控机制的创新性和内控实施的实效性三方面的表现,评定“最佳实践案例”和“优秀实践案例”两个等级,其中“最佳实践案例”为最高荣誉,共评选70家,入选案例将结集成册,并报送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由主流媒体进行宣传。

自重组上市以来,公司严格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全面落实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严格依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的内部控制原则,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制度更新与流程优化,积极探索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整合,不断强化风险防范能力,充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近年来,在公司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支撑下,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等项目顺利落地,4次获省长金融奖,信息披露工作10次获“A”级评价,ESG管理获“AA”评级,投资者管理获上市公司最佳实践案例。

夯实规范治理工作,持续优化内部环境。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与议事规则,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及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制定《重大决策事项清单》等,持续完善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治理机制与决策流程,明确决策、执行、监督职责权限,强化各治理主体职能,构建科学分工与有效制衡的治理体系。股份公司构建覆盖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成本费用、工程项目、担保业务、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合规管理等20个业务领域的制度体系,确保内部控制覆盖所有业务和事项,实施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拟定、审批、颁布、实施、修订、废止各环节,并根据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及公司发展需要,动态优化、持续改进、及时评估与更新制度内容,为内部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科学设置控制活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结合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系统持续收集风险信息,识别、分析并评估日常经营中的各类风险,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以制度体系为基础,运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控制措施,科学设定内部控制活动,将132项制度围绕目标、风险、适用范围、职责权限、管理控制流程、关键控制点等控制要素,转化为222项具体业务流程,形成《内部控制手册》。手册以流程图、风险矩阵等形式,清晰展示各流程关键控制点及应对措施,确保岗位人员准确执行,保障内部控制目标有效实现。

落实内部监督要求,持续提升内控有效性。严格执行内部监督管理要求,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明确董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每年度定期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报告。自重组上市以来,已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13次,累计向市场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13份,均未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2024年,根据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实际,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评价流程,提升评价质量,切实发挥内部监督作用,推动内控体系持续完善。

协同合规风控管理,一体推动内控建设。积极探索内控、合规、风险管理一体化建设路径,结合发展阶段与实际需要,编制形成《内控、合规、风控一体手册》,并持续进行优化调整,统筹推进三体系融合。在制度设计阶段,即要求业务部门嵌入合规要点与风险防控措施,明确标注合规依据、风险点及应对策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与风险穿透力。针对能源行业特点,公司围绕战略目标与外部环境变化,将风险管理职责落实到关键岗位,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形成“制度为纲、流程为线、岗位为锚”的防控格局,并通过日常监控、季度排查与年度评估实现精准防控。

此次荣获“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既是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公司长期规范治理成果的高度认可。未来, 甘肃电投能源股份公司将不断夯实内控体系,科学运用内控、合规、风控一体推进成果,充分发挥风险防范作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郭权)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为提升阅读体验,雪球对本页面进行了排版优化

风险提示:用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雪球的立场无关。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