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14.7亿元的股权交易,让低调的温州富商刘建国站到了聚光灯下,也为国内预调鸡尾酒行业的格局增添了新变数。
近日,RIO母公司百润股份(002568)宣布,公司实控人刘晓东转让63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01%,转让价款高达14.7亿元。
巨额股权的受让方刘建国,现为港股上市公司本间高尔夫(HONMA)的董事长,短短数日,这笔投资已浮盈1.32亿元。
搜狐酒业发展研究院专家蔡学飞认为,转让股权是一种利益捆绑与资源置换,威士忌与高尔夫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重叠的消费人群与圈层文化,未来或可在两个领域相互渗透和跨界协同。
套现14.7亿元后,刘晓东百润股份持股降至34.58%
此次交易落定后,刘晓东持股比例将从40.59%降至34.58%,仍为百润股份实际控制人。刘建国则将凭借6.01%的持股比例,跃升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据悉,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刘建国受让股份属于长期财务投资,不谋求参与上市公司管理,如不委派董事、管理人员和监事等。如将来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发生进一步变化,为巩固刘晓东实控人地位的需要,也愿意接受邀请成为一致行动人,包括委派董事等。
这笔交易目前只差最后一步:等待深交所合规性确认以及向中国结算申请办理股份转让过户登记。
对于这笔14.7亿元股权转让的背后动机,公告解释称,刘晓东是为上市公司丰富股东结构,引入促进上市公司发展的资源;而刘建国则是认可百润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即便如此,此次交易还是引发了市场的担心,毕竟公司目前的成绩单并不亮眼。
今年上半年,百润股份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减少8.56%,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减少3.32%。
其中,以RIO为代表的酒类产品上半年实现收入12.97亿元,同比减少9.35%;食用香精业务收入1.69亿元,同比减少3.91%。
预调酒鸡尾酒不好卖了,百润正在布局威士忌业务,押注第二增长曲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布局烈酒至今,百润已经投资超30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正式发布了“百利得”单一调和威士忌系列产品和 “崃州”单一麦芽威士忌系列产品,累计推出 10 个以上的 SKU。
尽管布局已久、产品渐全,威士忌业务目前尚未对业绩带来显著贡献。
刘建国系本间高尔夫董事长,目前浮盈1.32亿元
这笔交易的发生时点颇为微妙——正值百润股份股价处于近年来的相对低位。
自2021年触及141.94元/股的高点后,其股价持续回调,累计跌幅超过80%,此时出手,“抄底”意味明显。
根据协议,转让价格以签署日前一日收盘价的九折计算,最终定为23.337元/股,总对价达14.70亿元。
据介绍,股份转让价款以协议签署日前一日公司股价收盘价的九折计算,转让单价为23.337元/股,共计14.70亿元。
截至9月16日收盘,百润股份股价为25.44元/股,以此计算,刘建国的交易已经浮盈1.32亿元。
那么,这位斥资近15亿元入局的刘建国,究竟是何许人也?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7岁的刘建国现任港股上市公司本间高尔夫(HONMA)的董事长,拥有超过34年的商业管理经验。
纵观其创业轨迹,“精准抄底”似乎已成为他的一种投资风格。
2011年前后,他做出两个关键决策:一是将一手创立的奔腾电器以25亿元出售给飞利浦,实现套现;二是斥资约1亿美元收购因日本地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破产的日本老牌企业本间高尔夫51%的股权,并于2012年实现全资控股。
在他运作下,本间高尔夫于2016年在港成功上市,募资12.63亿港元,市值一度冲至60亿港元,实现了资本的丰厚获利。
然而,本间高尔夫近年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受全球部分地区供应过剩、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其业绩明显承压。
2025财年,本间高尔夫总收入为216.72亿日圆(折合人民币约10.49亿元),同比下降17.4%;股东应占溢利由盈转亏,从上年同期的48.28亿日圆转为-2.64亿日圆(折合人民币约-0.13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本间高尔夫设有94间HONMA品牌自营店,全部均位于亚洲。其中,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共有门店46家。
从家电到高尔夫,再到如今入股预调酒龙头,刘建国的投资疆域不断跨越。在其看似跳跃的投资动线背后,是否存在某种逻辑?
搜狐酒业发展研究院专家蔡学飞认为,转让股权是一种利益捆绑与资源置换,威士忌与高尔夫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重叠的消费人群与圈层文化,未来或可在两个领域相互渗透和跨界协同。
“刘建国作为有国际品牌和资本运作经验的投资人,在零售和高端消费品的经验,能间接助力百润股份的渠道优化或高端化尝试。”蔡学飞进一步指出,带来的潜在外部资源与战略协同,也有助于百润股份的国际化。